1. 首页 > 财经资讯

“药明系”全线大跌 药明生物暴跌近23%后停牌 药明康德跌停后紧急澄清




  2月8日,“药明系”上市公司全线暴跌,交易大放量。

  药明生物(02269.HK)以68.7港元/股低位开盘,期间股价跌幅一度超31%,甚至领跌港股成分股;当日10时51分,药明生物短暂停止买卖,停牌前跌22.77%,股价报62.25港元/股。停盘前,药明生物当日的成交额已达9768万股,成交额58.15亿港元。目前,与该公司有关的所有结构性产品亦已同时短暂停止买卖。

  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A股当日开盘很快锁死跌停板,直到下午14时40分才开板,收盘报跌9.99%至94.06元/股。药明康德A股全天成交4174.18万股,总成交额39.28亿元。

  港股方面,药明康德以102港元/股开盘,跌幅一度超27%,此后持续反弹,收盘跌幅已收窄至11.36%报收100.7港元/股。当日成交量达3182万股,成交额29.88亿港元。

  药明巨诺-B(02126.HK)于2月8日一早以9.2港元/股开盘,期间股价跌幅一度超8%,此后缓慢拉升,当日收盘时跌幅收窄至4.01%,报收8.85港元/股。当日其股票成交量599万股,成交额5240万港元。

  北京时间2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更新的“未经证实名单(Unverified List,简称UVL)”。官网显示,UVL名单中新增33家中国实体,其中包括药明生物(Wu Xi Biologics)及其子公司药明生物(上海)[Wu Xi Biologics(shang hai)]。

  这一名单并未涉及药明康德、药明巨诺等其他“药明系”上市公司。2月8日午间,药明康德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均未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证实名单”;公司目前的各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药明生物为独立上市公司,药明康德不持有药明生物任何股份。”

  据悉,此次被纳入“未经证实名单”的,是药明生物位于无锡、上海的两家子公司。两家公司的“生物反应器硬件和少数过滤器”(具体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器和中空纤维过滤器)外购自美国,且是受美国《出口管理条例》管制的商品。

  2月8日9时47分,药明生物官方微信紧急发布声明称,“未经证实名单”不是更为人熟知的美国“实体名单”或“黑名单”,公司正在研究将相关子公司从名单中移除的临时措施。声明还指出,此次事件对其业务或对全球合作伙伴的持续服务没有影响,对其进口影响也很小,因为在公司位于上海和无锡的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不需要进口设备了。

  图片来源:药明生物2022年2月8日官方微信声明截图

  据透露,药明生物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在进口生物反应器的某些硬件控制器和某些中空纤维过滤器,这些产品受到美国出口管制,但已获得美国商务部的批准。药明生物称,公司遵守所有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不会转口或转售这些项目给任何其他实体;商务部有一套常规程序来核实这些东西是否能在该网站得到正当使用(即自用,不得转售),由于新冠疫情,这一过程在过去两年中尚未完成。

  就这一事件,药明生物高管在2月8日上午中信建投电话会议上回应称,UVL和去年底提到的实体清单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公司影响有限。过去10年公司始终有获得相关批准,此次被列入UVL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阻断调查,美国商务部没办法来到中国检查。

  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再次强调,公司购买生物反应器的硬件和极少数过滤器需要经过美国商务部的批准,别的物料不受影响;并且,只有上海和无锡公司受影响,其余公司不受影响。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被列入UVL的企业可以采取有关措施以争取从名单中被移除,主要是公司自己做出承诺(相关出口管制产品用于自用,不作转售),或是等待美国商务部来检查。目前公司在美国的律师团队正在紧急作业,准备明天与美国商务部谈判。”

  陈智胜在随后的媒体沟通会上还表示,被列入UVL名单后,从美国进口的用于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器和中空纤维过滤器(即超滤膜包)将受到出口管制,但到底是“完全不能进口”还是“只是面临更加严格的进口审批程序”,目前公司亦在进一步核实与评估中。“不管是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器还是中空纤维过滤器,目前药明生物均在欧美日有4、5家供应商。”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药明系”上市公司,药明生物主要就大分子生物药的发现、开发和生产提供相关服务。据国盛证券于2021年6月30日发布的研报,药明生物已占据国内生物药CDMO近80%的市场份额,称得上是CDMO龙头企业。

  2月7日,药明生物披露盈利预告称,受益于新冠项目等,其预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录得的公司利润及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相比于去年(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105%以上及98%以上。据此估算,2021年,药明生物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将超33亿元。

  据浦银国际证券于2022年1月18日发布的研报,药明生物管理层参加活动时透露,暂维持2022年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增速45%左右增长目标;其中新冠项目预计贡献3亿美金(约合20亿人民币)收入,但并未包括Omicron(奥密克戎)带来的潜在增量;因此浦银国际证券认为“(药明生物)收入超预期可能性较大”。截至目前(活动日是2022年1月13日),药明生物已完成2022年目标订单签约的70%,进度远快于往年同期。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