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022年展望:可持续投资

  2022年2月

  可持续投资全球主管 Andrew Howard

  可持续投资日趋成熟,与之相关的政策、信息披露和讨论也不例外。

  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 (ESG) 投资已成为主流的一部分。

  据彭博数据显示,ESG 类资产的规模已在2021年底前升至史无前例的37.8万亿美元,预料将于2025年或之前增长至53万亿美元的水平,相当于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总值的三分之一。

  除了上述增长,人们普遍对ESG的兴趣也日渐浓厚。举个例子,在过去几年间,经 Google搜寻“ESG”这个关键字的次数录得大幅增长。

  这种不断提升的的关注度反映在对投资管理机构的需求上。可持续性发展已是势在必行,现在重点在于如何实现、推行和报告汇总进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期待一场关于稳健的可持续投资流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辩论的原因,这可以巩固我们在研究、分析、积极拥有权及信息系统方面所累积的多年经验。

  投资回报与可持续成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深远和密切。企业的营运牌照、营运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它们的投资者可获得的回报已逐渐变得环环相扣。

  企业如何影响社会和环境已不只是一个学术议题,更是一个越来越真实存在的问题。碳定价、塑胶、最低工资、避税除了是社会成本之外,也将统统计入企业财务报表当中。

  留意ESG的当务之急,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本限制

  长期以来,气候变化一直是可持续投资的焦点,无疑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但随着有限的环境资源承受的压力大幅增加,与环保相关的各种问题相继浮现,让更广泛的一系列自然资本问题成为焦点。

  作为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峰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届缔约方会议 (COP15) 的重点是为减缓及扭转大自然受到的伤害而制定计划。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该会议推迟至今年4月再次于中国召开。考虑到人类自1970年代为环境带来的戏剧性影响,我们将密切注视会议是否将为大自然达成类似巴黎协定的共识。

  去年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揭示了希望民营企业参与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现在围绕碳排放、森林砍伐及甲烷等可持续性问题许下承诺的已不是政府,而是企业。

  例如,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施罗德投资在内的1,000多家公司)根据与《巴黎协定》达成一致的“科学基础减碳目标”倡议 (SBTi) 订立气候变化相关行动目标,借此将全球暖化幅度维持在仅高于工业化前2摄氏度,甚至是1.5摄氏度的水平。

  资产管理机构拥有通过与企业进行互动带来转变和影响成果的能力,同时也可向企业问责。我们乐意肩负起推动所投资企业在全球经济体系去碳化的过程中转型的角色。

  我们的主动所有权团队已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本限制定为2022年与企业互动交流的首要项目。

  我们也将关注ESG中的社会 (S) 及公司治理 (G) 范畴。人力资源管理及多元化都是我们视之为可影响投资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此外,在这个投票记录和股东决议均备受争议的年代,我们将贯彻资产管理行业对公司治理的关注。

  表现落后的企业将无处可藏。我们要求企业积极实践ESG,且这一呼声也越来越高。例如,我们已宣布,对于未能符合在 Parker Review (一份针对英国董事会的独立评审报告)中多元化建议的富时100企业,我们将向它们的提名委员会主席投下反对票。

  全球收紧监管条例,影响遍及价值链各个范畴

  除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和理念受到资产管理机构高度关注外,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资产管理机构本身的命运也是一样的。

  在2022年,可持续金融监管条例转变速度之快将与去年无异。事实上,我们看到的一种模式是,原本以欧洲为重心所订立的规则漫延至其他地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宣言的全面程度是当中的核心所在。

  现在,不止资产管理机构受到的监管日益加深,就连投资价值链中的每个单位都在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面临相同程度的合规转变。例如,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在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方面均承担着与资产管理机构同等或相若的责任。顾问等中介机构也是目标。

  此外,ESG 数据和评级供应商也是备受注视的一群。除了呼吁业界提升评级机制透明度和改善对利益冲突问题的管理外,像国际证券管理机构组织 (IOSCO) 这样的欧洲及全球监管机构,也曾就市场越趋集中和ESG评级欠缺一致性提出质疑。

  还有一点就是,企业虽说是处于价值链的最末端,但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是可持续性相关透明度的核心。所有在价值链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均需依靠企业提供的可持续发展数据,资产管理机构及ESG数据和评级供应商也不例外。如果说这个领域中最受期待的发展是什么,便是近日由IFRS基金会成立的国际可持续性准则理事会公布的工作成果。

  施罗德投资相当欢迎这项倡议,并预料可在未来数年迎来工作成果。各国的监管机构也正同步制定当地适用的企业报告框架,例如在英国和不少亚洲市场中的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准则 (TCFD),以及欧盟企业适用的税制相关披露准则。

  我们认为,法规没有按适当的顺序推行将有可能是2022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面对的重点挑战之一。其中,市场将如何对待那些在相关企业报告要求推行前的可持续投资产品是一个问题。

  由于目前各国的法规已存在明显的差别,即使行内已表明了希望达成全球一致的抱负,但在符合监管要求方面难免将越来越复杂。

  这将让推行变得更为困难,尤其是像施罗德投资这样的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因而使得专门在机构上下整合可持续发展元素分配的资源变得极为重要。

  如果仅以是否符合监管要求来看待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行业将不太可能实现能够支持客户所需的变革。

  免责声明

  以上如有提及证券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撤资之建议。

  本文件仅供参考之用,并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传材料。本文件不应视为提供投资意见或建议。本文所载的意见或判断可能会改变。本文的数据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证其完整性或准确性。

  投资涉及风险。过往表现未必可作为日后业绩的指引。阁下应注意,投资价值可跌也可升,并没有保证。汇率变动或会导致海外投资价值上升或下跌。就新兴市场和发展较落后市场的证券投资所涉及的风险,详情请参阅基金说明书。

  提供本文件所载数据,目的只是作为参考用途,不构成任何招揽和销售投资产品。有意投资者应注意该等投资涉及市场风险,故应视作长线投资。

  衍生工具带有高风险,因此只应适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本基金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但其认可资格并不意味获官方推荐。

  本文件所载资料仅提供予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银行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法规发行的理财产品投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者。投资者在投资本文件内提及的任何项目前应细阅相关文件,如有需要请透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商业银行及/或其它专业顾问寻求专业咨询。

  本文件由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发,文件及网站未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检阅。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