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中轴线与“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

  北京中轴线申遗进入冲刺阶段。这条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长7.8公里的北京“脊梁”,承载的文化生生不息,见证并参与着“双奥之城”的成长。昨天,5位嘉宾做客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互动展示活动直播间,围绕“行走在中轴线上”主题,畅聊城市发展脉络。

  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北京中轴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说,北京中轴线上已经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这条线上囊括了巨大的建筑群和城市空间。这些街道、广场,经历700余年发展,形成独特壮美的空间秩序。“中轴线不是简单的物质遗存,而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观念的不断延续,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城市。中轴线是一处活态遗产,向南北延伸,引领北京城市走向未来。”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聊起中轴线的“新闻”——近年来,北京推动中轴线上重点文物、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和腾退,改善整治老城环境和风貌,目前已完成钟楼、正阳门箭楼等一系列文物古建的修缮。去年年底,地安门外大街整治完成,正阳桥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镇水兽,“我们还希望通过考古发掘找到正阳桥桥体的遗存。”

  “如果把中轴线看做是一条环环相扣、首尾呼应的文化之龙,从永定门到正阳门箭楼就像龙头部分,其中天桥、大栅栏,体现了中轴线上以百姓文化为主题的人民秩序;正阳门箭楼恰好处在‘龙睛之地’。”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关战修揭秘中轴未来,将以正阳门箭楼开放为契机,在前门步行街北端打造具有古都特色的中高端文旅融合示范区,活化中轴线遗产价值、复兴前门商圈、带动区域内文旅项目发展。

  直播间里,也有专家聊起中轴线上的“软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坛公园神乐署雅乐中心副主任霍燚和讲解员王志杰现场展示了传承了3000年的中和韶乐。王志杰说,中和韶乐曾经因为高居于庙堂神堂之上,少被人识。“我们做的就是撕掉神秘的面纱,让中和韶乐走入寻常人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体会古人心中的和谐之美。”本报记者李祺瑶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