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湖北恩施:打造中彩项目示范区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摘要:项目落地以来,恩施市抢抓机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目前,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达90%,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重点革命老区的示范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提升”。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示范区项目(湖北恩施市白杨坪镇—太阳河乡乡村振兴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东北部白杨坪镇和太阳河乡,距城区40公里,涉及白杨坪镇麂子渡村、九根树村、康家坝村,太阳河乡梭布垭村、双河岭村等5个村,惠及2个乡镇26个村(居)、8.54万人,总投资29043万元(中彩资金5000万元,统筹整合部门资金719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6850万元),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环境综合治理、产业提档升级为主要内容,共确定5个大项目,22个子项目(其中,中彩资金实施项目11个)。

  项目落地以来,恩施市抢抓机遇、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目前,项目建设总体进度达90%,作为少数民族集聚区、重点革命老区的示范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提升”。

  党建引领发挥示范作用

  “农历大年初四,彩色自行车道建设项目就复工了,正在加快建设扫尾工程。”2月11日,太阳河乡双河岭村支部书记陈超介绍,村庄环境整治工程也即将结束。

  从高空俯瞰,一个个美丽的农家小院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示范区项目落地以来,恩施市党员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同向发力,项目建设得以快速推进。

  “三级书记”一线抓督办。市委书记多次召集示范区乡镇书记和村书记研讨项目,对项目建设任务总体安排部署,明确市委副书记牵头负责,所有项目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实行乡镇“一周一调度”、市直部门“半月一调度”;白杨坪镇、太阳河乡党委书记为项目第一责任人,每周到示范区蹲点督办;示范区内各村支部书记将主要精力放在抓项目建设上,坚持每日巡查调度。

  基层支部一线抓推动。项目实施区域内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坚持每天一碰头,调度进度、研判问题、明确措施。党员代表和村“两委”班子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覆盖、全链条、全过程的监督,将党的建设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双向促进、共同提高。

  党员群众一线抓落地。发挥党员中心户桥梁纽带作用,先后召开党员大会18次,带头承诺占地不补偿,率先打造民宿改造样板。太阳河乡党员中心户陈泽述带动项目区内78户农户签订占山占地不补偿协议,白杨坪镇党员中心户朱文才带动周边189户农户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实施庭院美化。

  资源整合激活内生动力

  1月22日,恩施市白杨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九株驿站开业,该驿站位于白奉省道沿线,地理位置优越,集制茶品茶、住宿用餐、田园观光、旅游接待等功能于一体。

  “将以茶旅融合发展为导向,努力走出一条集生态观光、专项体验、宜居康养、健康运动、研学休闲为一体的发展之路。”公司负责人袁红伍对未来充满信心。

  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引才引智,聚集优势资源。

  激活乡贤能人活力。示范区开展凝聚乡贤能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七个一”活动(开展一次摸底、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建设一个乡贤能人馆、开展一系列对接活动、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实施一批发展项目、建立一套协作机制),摸排乡贤能人1099人,开展活动120余次。太阳河乡梭布垭村陈松林转行开展茶叶加工,新增茶叶基地面积600亩,带动周边近200人增收,2021年产值达500多万元。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在外能人王祥平主动返乡,投资近3000万元开发麂子渡景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民宿、农家乐20余户,年均接待游客10万余人,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万元,“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以5000万元项目资金为基础,统筹整合部门资金7193万元,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应急水源建设、生态治理等项目;撬动社会资金1.68亿元,实施鱼鳞坝、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农产品生产销售基地、农业观光园区等项目,为示范区项目实施增添动能。

  保障项目建设空间。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政策,从简化招投标程序、调整用地指标、加快程序报批、优化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用活政策,更大程度为项目建设开合法“绿灯”。太阳河乡将白奉省道改扩建遗留下来的废弃土地和双河岭村国土整治、河道治理留下的空地整合,进行绿化改造和自行车道修建,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

  综合施策助推产业发展

  1月25日,湖北省第十批“博士服务团”到恩施市太阳河乡调研中小企业发展经营情况。

  当天,“博士服务团”先后到该乡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卿洲商贸有限公司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瓶颈、品牌打造和营销渠道、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等相关情况,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营、群众参与的模式,探索建立了“1+1+1+N”(1个市场主体+1个主导产业+1个专业化运营公司(职业经理人)+N个老百姓)示范区产业发展模式。政府积极打基础建平台,引进有相关发展经验、市场资源丰富,运营思路成熟的市场主体,聚焦“文旅+体旅+农旅”打造示范亮点。

  围绕绿色、富硒、生态优势,放大8.6万亩生态茶园的效益,建成4.2万亩有机茶园,通过采摘体验、茶园直播、茶文化展示等方式,延长茶叶产业链条。坚持本地扶持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先后发展恩施蓝焙、亲硒源等茶叶加工企业28家,年均生产总值近10亿元。围绕乡村旅游找需求,发展小水果、高山蔬菜、特色中药材等特色产业5.3万亩。

  大力挖掘康家坝、双河岭村红色文化资源,建设2个红色文化陈列馆,挖掘1条红军游击线路、1条贺龙早期在恩施的活动路线,打造“红色教育”示范线,发挥红色旅游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示范区梭布垭石林4A级景区、麂子渡旅游景区、十大拐精品自驾游网红打卡点等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精品民宿110家,农家乐67家。2021年,示范区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

  环境整治引领文明乡风

  白杨坪集镇,两边的民居住房均建有统一制式的门头,灰瓦白墙搭配土家特色的飞檐翘角,成为旅游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示范区实施“人畜粪污净化、人居环境整治、河道生态治理、院落庭院美化”四大工程,留住青山绿水颜值。在太阳河乡试点探索“回收一批、利用一批、转运一批”垃圾处理方式,节约运行成本,实现“变废为宝”,每年回收废品价值超20万元。在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污水沉淀池、人工湿地、废水回收管网等项目,覆盖核心景区农户、村卫生室、健身中心及游乐区,日处理污水超40吨,336户农户完成“厕所革命”,核心景区污水实现零排放。

  组织乡镇、村两级干部300余人赴重庆石柱、成都唐昌、咸宁嘉鱼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按照村书记遍访党代表、群众代表,驻片干部遍访群众的要求,各村将发展思路与群众深入沟通交流,围绕“乡村振兴大家怎么看,大家事大家说了算,大家事也要大家一起干”,在宣传发动中征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呼声,提升群众素质。通过引导带动,示范区范围内公整改弱电线路6.5公里,整改散埋乱葬坟墓40座;规划建设停车场5个、村级公益性墓地1处。

  “我家住在哟呀哟双河岭呀依儿哟喂……这些变化哎嗨哟,个哟喂靠党恩哟喂……”1月10日,太阳河乡举办“助推乡村振兴联谊会暨双河岭村2021年‘积分制管理’总结表彰大会”。老年协会及村文艺爱好者自发编排连厢舞、二胡伴唱、三句半、彩莲船、二人转、腰鼓舞、扇子舞等17个节目,用艺术形式述说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给山野乡村带来的巨变,歌颂现在的美好生活。

  示范区内茶文化、灯戏文化、山民歌、土家女儿会等传统文化亮点纷呈,相关部门利用支部主题党日、道德讲堂、送戏下乡等平台,广泛宣传本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开展最美家庭、最美院落等评选活动,促进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