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善用“慢直播” 宣传好泉州

  到泉州西街游古城、品年味,一直是泉州人和外来游客过年的必选“节目”。不过,也有一些游子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回泉州过年,或被春雨和春寒挡住了出行的步伐,那也没有关系,打开手机,抖音、快手、视频号上的一场同步“慢直播”,以强烈的带入感带领市民游客指尖“游”泉州,弥补“古城粉”的遗憾。正月初一至今,已有超过200万人次“云”上看西街过大年,以东南早报抖音号为代表的泉州晚报社新媒体慢直播“西街十二时辰”,成了今年春节泉州人气最旺的网红打卡地。

  与传统直播不同,慢直播没有主持人和嘉宾,也没有运镜转场和剪辑,通常只是用固定机位拍摄,进行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力求更加真实地展现事件现场,给受众提供一种独特的参与感和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今年正月初一,泉州晚报社旗下东南早报和泉州网的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直播镜头“锁定”西街,以高角度的俯视效果展示西街美景。无论清晨、午后、黄昏还是深夜,游客们都可以随时随地在“云”上感受古城风情、双塔魅影。

  慢直播虽然简洁,但并不空洞,虽然节奏缓慢,但并不无聊。打开“西街十二时辰”的慢直播,不快进也不切镜头,里头自有城市空间里的时间流动,西街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一切都尽收观众眼底:红砖厝高低错落、各种小吃店照常营业、街上熙熙攘攘……慢直播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界限,赋予观众在虚拟空间里的共同在场,让观众身临其境。

  从这个层面上看,慢直播其实也是城市形象宣传的一个窗口。以西街为切入点,通过慢直播展示,放大了叙事中的细节与变动,构建起丰富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不断流动的城市视觉符号体系。比如雨中的西街,让受众感受到几分厚重和静谧;天朗气清的西街,则有生机勃勃的烟火气;夜晚的西街,近坊灯火如昼明……这些都让古城泉州显得更“具体”了。

  慢直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用户可通过评论和弹幕进行自我表达和情感传递,具有很强大互动性。在“西街十二时辰”的慢直播中,与镜头里的宁静舒缓相比,无论早晚,直播间的评论区都热火朝天。陌生人共处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产生微弱但有趣的连接,不失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尤其是对于游子来说,这种在场感和陪伴感,回应了他们强烈的思乡之情。

  这些弹幕、留言和评论——或是本地人对西街如数家珍的介绍,或是外地游客表达了对西街的向往,或是身居异乡的泉州游子更是满怀对故乡的眷恋——都是对城市形象的“微塑造”,参与着城市形象的构建。网友对西街的向往和赞美,让城市形象传播的信源更加丰富,城市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媒介的变迁,也给城市形象表达带来新的思路。在新的城市形象视觉传播手段中,慢直播将可视化和参与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城市形象宣传起到正向作用。我们应该善用“慢直播”,宣传好泉州。春节过后,“直播泉州”还会继续慢直播,西街、中山路、世界遗产点、泉州市区地标等网红打卡点,都将在镜头里展示泉州风情。慢直播是讲好泉州故事、熔铸共同文化记忆的有效方式。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