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穆迪:高煤价令受评燃煤发电企业信用挑战加大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未来12个月高煤价仍将对煤电企业构成挑战。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于2月10日发布2021年财务业绩盈利预警。此前另有几家受评燃煤发电(煤电)企业及其子公司于1月份发布盈利预警。报告认为,这些公告反映受评煤电企业面临高煤价的困扰,且行业缺少有效的成本转嫁机制。以上因素削弱了煤电企业的财务指标,对行业具有负面信用影响。此外,该行业也面临碳转型风险集中的情形,不过未来12-18个月此类碳转型风险可控。

  根据报告,鉴于发电企业的大部分装机容量由燃煤机组构成,在缺少有效的成本转嫁机制之下,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高煤价将侵蚀其盈利能力并令其信用指标承压。根据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2021年中国煤炭平均价格涨幅超过20%,达到了人民币673元/吨。2022年1月,虽然已较2021年10月人民币848元/吨的峰值价格下降了14%,但煤炭平均价格仍保持在人民币750元/吨左右的水平。因此,部分企业披露其2021年盈利大幅下降,一些企业则出现亏损。

  报告认为,利润下降凸显国内缺乏有效、及时的成本转嫁机制,这是受评煤电企业面临的一大信用挑战。因煤炭成本高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措施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此举增强了煤电企业调整上网电价的灵活性。虽然相关措施具有正面信用影响,但发电企业的信用指标仍有待改善,因为其已与电力用户签订的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MPS)合同中,有很大一部分将在2022年续签。

  穆迪认为,新的电价政策表明中国政府有意缓解煤电行业盈利压力、确保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反映中国政府继续努力实现环境目标、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

  穆迪预计,2022年受评煤电企业的财务指标仍保持疲弱,但较2021年会有所改善。支持其财务指标改善的因素包括2022年国内电力需求的增长、在2022年煤价较2021年下降的假设之下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改善,以及实际上网电价的潜在上涨。实际上网电价的上涨将取决于煤价以及新的煤电上网电价机制的成功执行等因素。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