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上海今年将完成33件立法项目

  2月16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立法工作,不断创新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政府立法联系点建设,着力提升立法质效。今年市政府立法计划共包含4大类66件法规规章,计划完成的立法项目33件,包括地方性法规18件、政府规章15件。

  上海市司法局局长陆卫东介绍了《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相关情况,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平出席发布会。

  陆卫东表示,2021年,全年共组织起草19件地方性法规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截止目前,16件法规已审议通过,3件法规正在审议中;制定出台19件政府规章,共计38件。主要有聚焦上海重大战略任务、新经济新技术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民生关切的推进政府立法。在完成这些具体立法任务时,进一步创新完善政府立法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等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探索和努力,力求政府立法工作能够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撑把伞,为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护好航。

  陆卫东说,在今年33件正式项目中,除4件为拟废止项目外,共有 29件新起草或拟修改的法规规章(其中拟新制定16件、修订13件),主要涉及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民生需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推进超大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拟修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和国际化程度;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拟新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人工智能被列入上海“十四五”重点发力的三大先导产业,也是上海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所在。该条例的制定将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同时,《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条例》《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浦东新区仲裁若干规定》等项目也将陆续落地。

  在民生领域方面,拟制定《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以加快发展一流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体系;修订《促进就业若干规定》,来确保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此外,《住房租赁管理条例》《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上海市美术馆管理与促进办法》等项目也在立法日程范围内。

  “我们想达到1+1+1+1>4的效果,这比各自分头立法有倍增效应,而我们的目标,则是降低各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成本。”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说,去年12月,上海市司法局会同江苏、浙江、安徽共同签署了《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司法厅(局)区域协同立法合作框架协议》。上海还将在区域协同立法方面发挥更大优势。

  上海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平说,市司法局始终把浦东新区作为立法重点予以关注,继出台了首部聚焦产业促进的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后,上海今年还将围绕促进浦东新区绿色金融产业发展、提升国际仲裁服务能级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

  上海要全面实现依法治市,首先需要加强政府自身法治建设水平。新起草的《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有力促进政府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拟修改的《上海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将进一步提升行政处罚程序的规范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