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华融化学创业板IPO过会 拟募资4.95亿元加码主业

  2月16日,华融化学创业板IPO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这意味着新希望系(指新希望集团及旗下公司)化学板块筹备上市十余年后即将如愿。此前,新希望系曾试图通过资产重组,将其化学板块资产以*ST宝硕为平台上市,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华融化学此次欲通过IPO募集资金完善产品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华融化学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氢氧化钾绿色循环综合利用的先进企业,属于新希望集团旗下的化工板块。公司围绕新型肥料、高端日化、食品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重点开发电子级、光伏级、试剂级、食品级的精细钾产品及氯产品,主要产品包括高品质氢氧化钾、盐酸、次氯酸钠以及液氯等。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化学IPO从申报材料到同意注册历经3轮问询、历时14个月。华融化学于2020年12月24日申报上市被受理,但2021年3月24日,华融化学及其保荐人更新财务资料,主动申请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并于2021年5月31日已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并于2021年6月7日进行了第一轮问询回复,再到2021年11月初更新2021年上半年财务数据。直至2022年2月16日证监会同意注册申请。

  华融化学本次拟公开华融化学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2000万股,拟募集资金4.95亿元,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等费用后,拟按照轻重缓急投资降风险促转型改造项目(一期)、消毒卫生用品扩能技改项目、智慧供应链与智能工厂平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华融化学募集资金投向数据来源/招股书

  据招股书(注册稿)显示,报告期内(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华融化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6631.59万元、103393.17万元、94603.27万元和31664.2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447.32万元、9932.49万元、10329.07万元和4982.67万元。

  华融化学多年来专注氢氧化钾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与优化自身产品布局,目前已在氢氧化钾产品领域形成包含液态与固态两种品类,主含量48%、90%与95%等氢氧化钾产品,覆盖工业级、食品级、试剂级与电子级多种质量等级。其中,主含量95%固钾产品对生产企业的蒸发浓缩制片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仅有华融化学与优利德(江苏)等少数厂家具备其量产能力,当前国内95%固钾的需求量约为1.2至1.5万吨/年,华融化学的产销量约占三分之二;食品级产品由于应用领域特殊,其生产对设备、工艺与生产环境的要求较高,目前仅有华融化学及部分厂家取得相关资质。

  2018年,华融化学确立并实施“钾延伸、氯转型”的创新发展战略,重点开发电子级、光伏级、试剂级、食品级产品,目前已具备了电子级氢氧化钾与电子级盐酸的量产能力,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更好满足下游不断增长及升级的产品需求。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为精细钾产品和氯产品,2018年至2020年,精细钾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约六成、氯产品近四成。公司的精细钾产品主要包括固钾与液钾,氯产品主要包括聚氯乙烯、次氯酸钠、盐酸等。2020年末,公司聚氯乙烯停产后不再经营相关业务,因此2021年上半年精细钾产品收入占比大幅增长至超过九成,氯产品收入规模及占比显著下降。

  根据百川盈孚统计,公司2019年固钾销量居国内第二。公司围绕新型肥料、高端日化、食品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重点开发电子级、光伏级、试剂级、食品级的精细钾产品及氯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氢氧化钾、聚氯乙烯树脂(PVC)、盐酸、次氯酸钠以及液氯,主营产品营收情况如下:

华融化学收入构成情况(分产品) 数据来源/招股书

  华融化学称,本次通过募集资金的运用,公司将可以实现产品种类的丰富、产品品质的提升和产品链的延伸,提升公司在电子信息、新能源、食品医药、高端日化、新型肥料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影响力、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从生产型企业向研发、生产及服务一体化企业转型。

  同时,华融化学还表示,未来,公司将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在消毒卫生产品领域布局,快速有效保障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卫生消毒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华融化学成功上市,“新希望系”的资本版图将再度扩容。目前,除了控股新希望(000876.SZ)、新乳业(002946.SZ)、兴源环境(300266.SZ)、飞马国际(002210.SZ)、新希望服务(03658.HK)外,“新希望系”还参股华创阳安(600155.SH)、民生银行(600016.SH)、深圳燃气(601139.SH)、中国飞鹤(06186.HK)、金威医疗(08134.HK)以及多家新三板公司。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