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开年最大回撤超14%!抗跌转债基金经理发声了

  近日,在东财转3转债暴跌下,可转债市场集体下挫,今年开年转债基金最大回撤已超14%,持续三年的转债牛市也遭遇挑战。然而,部分基金通过分散或降低持仓、降低收益预期、增加左侧布局等方式,在转债市场大跌中顽强收红。

  上述抗跌转债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在2022年转债市场震荡加剧、整体高溢价率环境中,转债投资更需精选个券,规避转股溢价率较高品种,同时需降低收益预期,通过长期持有来消化估值和穿越周期。

开年最大回撤超14%

部分转债基金跌幅惨重

  2月14日,东财转3单日暴跌13.46%,重仓可转债的转债主题基金,也遭遇净值大跌,单日下跌最大的转债基金跌幅超过5%。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来中证转债指数已经下跌3.58%,而在2019年-2021年度,该指数年度涨幅分别为25%、5%、18%,而2022年开年转债市场就跌幅惨重,区间最大跌幅逾5%。

  在转债市场的大跌中,今年以来59只(份额合并计算)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23%,开年平均最大回撤也达到6.52%,回撤最大的基金回撤超过14%,今年以来跌幅13.52%,8只转债基金开年以来跌幅超过10%,堪比权益类基金的波动幅度。

  然而,在转债市场整体暴跌中,部分基金展现了较好的抗跌属性,如大摩双利增强、国投瑞银双债增利、华商双债丰利等多只产品,今年以来最大回撤不足1%;华商可转债、富国双债增强、大摩双利增强等基金,今年仍保持正收益。

  谈及抗跌转债基金的投资策略,大摩双利增强基金经理葛飞表示,受股票市场热点转换、供需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全年转债市场行情火热,转债估值升至历史偏高水平,部分个券估值已透支正股未来涨幅。去年12月以来,转债市场交易热度有所下降,双向波动加大。在这种背景下,为控制风险,降低波动,大摩双利增强的转债仓位较为保守,截至2021年四季度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债仓位不到1.5%。

  据葛飞透露,公司的固收团队主要是参考股债性价比指标、转债市场整体估值指标等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实际投资中结合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仓位选择,在高估阶段控制权益品种仓位,选择低于保本价格的债性转债和正股估值合理、转债溢价率合理的品种进行配置,从而避免在市场波动期间出现大幅回撤。

  浦银安盛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浦银安盛双债增强基金经理李羿也表示,公司的固收投资策略核心以“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自下而上的价值挖掘投资”为主,认为价值投资是最有效、也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在市场没有明确方向的震荡市中,他的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散持仓,二是降低仓位、降低收益率预期,三是增加左侧布局,减少右侧追高。

  “面对今年的震荡行情,高收益率机会减少,我们应该从内心降低收益率的预期;有了这个预期变化作为基础,也就能自然的降低仓位,提高止损的响应速度。”李羿称。

  在李羿看来,由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居民资产配置的方向也发生相应变化,带动了资本市场对转债配置的需求,大量新涌入的资金也推动了转债溢价率的系统性提升。因此,当前转债市场面临着溢价率高企的风险,这个风险的来源本质是转债资产的供不应求。然而,这样的转债供不应求局面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一旦转债的赚钱效应消失就会终止。“因此我们提早做了风险预防,降低高溢价率转债的持仓。”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华商转债精选债券基金经理张永志也表示,华商转债精选基金在投资策略方面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债券价值方面,会综合考虑票面利率、久期、信用资质、发行主体财务状况、行业特征及公司治理等因素;权益价值方面,会通过对可转换债券所对应个股的价值分析,其中包括估值水平、盈利能力及预期、短期题材特征等等。此外,还会结合对含权条款的研究,以衍生品量化视角综合判断内含的期权价值。

  “我们基金的债券资产配置主要以中短久期的债券为主,投资信用评级以AAA为主,严格控制信用风险,并适时参与利率债、可转债及权益资产来增厚基金收益。”张永志称。

2022年重点精选个券

警惕转股溢价率过高品种

  虽然经过近期调整,但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仍然位居高位。截至2月18日收盘,407只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仍高达35.38%,蓝盾转债、横河转债转股溢价率都超240%。

  从配置转债资产的角度,多位基金经理表示,2022年转债投资会降低预期,通过精选个券,重点配置基本面向好转债,规避转股溢价率较高品种等方式,来做好转债投资。

  华商基金张永志表示,去年四季度的可转债市场表现明显好于股票市场,这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可转债市场的构成结构中,中小市值的品种相对较多,较好契合了2021年的市场风格,二是受益于债券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和乐观预期,导致转债估值溢价有所提升。而对于2022年的转债市场,他会更为谨慎地精选个券,转债对应的正股估值相对较低、绝对价格较低的个券或将成为配置重点,对于部分转股溢价率过高的品种则需要关注估值风险。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葛飞认为,目前转债市场的整体估值依然处于高位。基于转债的属性,他建议投资者关注到期收益率合理、向下有支撑的或正股估值合理,溢价率不高的转债。

  浦银安盛基金李羿也表示,在当下高溢价率的市场中,他依旧可以看到基本面向上发展的转债,这些品种的溢价率不仅是过热情绪的体现,而是包含了较好的正股上涨预期,他会对此类标的深入研究并积极布局。行业方面,他比较看好大金融、基建、大消费类品种。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年54只可转债主题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7.63%,收益率最高的前海开源可转债当年收益高达48.63%,广发可转债也斩获43%的回报。在转债市场大幅波动下,多位基金经理也建议投资者降低收益预期,适当控制持有仓位,做好长期投资,以获取该类型基金的长期回报。

  葛飞和张永志都表示,去年的转债牛市是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转债市场供需错位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对于2022年转债投资的持有人来说,转债市场可能将会波动加大,个券的分化更为明显,投资者可适当放低预期,适当控制仓位,放平心态,关注基金的长期风险收益特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今年市场进入震荡市,需要降低预期收益率。投资者在今年投资中应该尽量注重安全边际,不要为了追求收益过于冒进。”李羿也称。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