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实体经济洞察:保供稳价常态化

  核心结论:

  2月以来,发改委再度强化保供稳价行动。2月9日、11日、15日,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在煤炭、铁矿石两大领域落实保供稳价行动。

  从政策视角看,保供稳价有常态化的趋势。去年12月,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问题被写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列入五个“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问题。此后,发改委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1月10日、19日国常会又两次强调该工作。我们认为,在政策话语中,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被视为影响经济发展安全的长期关切,当前的抓手即为保供稳价,保供稳价常态化将是大概率事件。

  从操作来看,保供稳价的核心在于供给。大宗品的定价遵循两大规律:一是供需规律,二是可贸品一价定律。也就是说,国内大宗商品的定价与全球大宗品供需彼此联动。因而,在无法影响全球需求的前提下,从自身出发调节供给是稳定价格最重要的抓手。就动力煤与铁矿石而言,我国在这两类大宗品上的依赖度显著不同:国内动力煤资源丰富、供给调节空间大;铁矿石更多依赖进口、供给调节的空间小。

  稳增长促进煤炭、铁矿石需求,国内外价格倒挂或成隐忧。我们认为,稳工业、稳投资将是上半年稳增长的主线。国内对动力煤及铁矿石的需求或稳步增加,也意味着保供稳价的压力持续存在。从当前来看,两类大宗品的国内外价格均存在倒挂。向前看,我们认为,动力煤或将通过扩大供给的方式,持续保持价格稳定;而铁矿石价格则由于供给调节能力偏弱,容易受到海外价格上涨的牵引而走高,调节难度较大。

(文章来源:长江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