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汽车行业1月汽车产销分析:产销同比小幅增长 新能源车加速渗透

  投资要点

  1 月汽车行业总体平稳,产销同比小幅增长:据中汽协2 月18 日发布的数据,2022 年1 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2.2 万辆和253.1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6.7%和9.2%,同比分别增长1.4%和0.9%。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背景下,汽车产销仍实现同比微增,行业持续向上态势持续。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 年1 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6,同比下降4.6%,环比上升2.1%,库存水平回升,但仍处于警戒线下方。高端豪华&进口品牌库存系数为1.22,环比上升2.5%;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1.46,环比上升3.5%;自主品牌库存系数为1.58,环比上升2.6%。由于去年四季度缺芯状况缓解,汽车供给逐步恢复,经销商库存水平进一步恢复。2022 年1 月节前消费进入尾声,受散点疫情影响,返乡过节人数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节前消费受到一定影响。考虑到2 月是春节假期,厂家生产清淡,预计2 月份汽车库存依然将处于较低水平,进入3、4 月份经销商库存预计将继续回升。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插混车型同比增速领先: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2 万辆和43.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 倍和1.4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7 万辆和34.6 万辆,同比均增长1.2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8.5 万辆,同比均增长2.0 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2 辆和192辆,同比分别增长3.9 倍和2.0 倍。新能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7.0%,加速渗透。

  在政策支持以及供给驱动下,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逐渐成熟,多元化新能源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今年新能源汽车有望继续保持超预期的高增长。

  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速好于行业水平,SUV 表现亮眼:1 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7.7 万辆和218.6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7.8%和9.7%,同比分别增长8.7%和6.7%,表现好于行业整体。细分车型来看除MPV 产销外,其余三类车型均实现正增长,SUV 增速领先。

  1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00.4 万辆,同比增长15.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9%,比去年同期增长3.7 个百分点。

  由于中国乘用车市场正逐步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竞争加剧,分化将成为未来自主品牌的主旋律,技术薄弱、新车推出缓慢、规模较小的品牌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市场份额将加速向长城、吉利等拥有品牌及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商用车产销同比大幅下降,重卡环比增长:1 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4.5 万辆和34.4 万辆,环比分别下降9.3%和5.5%;同比分别下降28.0%和25.0%。

  分车型看,客车、货车均呈现同比下降。

  1 月,重卡销量为9.5 万辆,同比下降48%,环比增长69%。主要车企中国重汽重卡1 月销量2.7 万辆,同比增长7.3%。重卡前九强企业中有4 家市占率上升,其中中国重汽市占率上升最大,比去年同期提升15.0pct 至28.4%。我们预测随着重卡2-3 月的淡季结束,以及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重卡行业复苏或将早于预期。

  投资建议:2022 年1 月汽车产销表现平稳,同比小幅增长。我们预计一季度汽车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缺芯将继续缓解,但考虑到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会实现同比小幅增长,新能源车依然延续高增长,全年超预期概率较大。我们重点推荐三条主线:

  (1)新品周期强劲的自主品牌龙头:长城汽车、比亚迪。

  (2)与电动智能化产业链紧密相关,成长确定性高的零部件企业:德赛西威、香山股份、三花智控、星宇股份、玲珑轮胎。

  (3)市占率不断提升,有望迎来业绩拐点的重卡企业:中国重汽。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车用芯片短缺影响持续;经济增长乏力影响汽车需求。

(文章来源:华金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