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高扬现代化东线第一帆 勇当长三角发展先行市

  2021年7月22日,新一届市委班子成员在“东线第一帆”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

  靖江市委书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

  近年来,靖江锚定“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市”目标,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经济质态、城市形态、干部状态持续显著提升,多项考核指标位居泰州前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基本现代化典型城市评选中,靖江位列全国第21、全省第8.“致力民生、聚力转型,奋力争当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的美好愿景有了更多现实模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靖江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深刻领会市委最新决策部署,为民务实、躬身力行,知重负重、唯实唯勤,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奋力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靖江内涵的现代化之路。

  推进项目建设大提升

  聚力转型增强发展动能

  市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在建设经济体系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对靖江来说,所追求的产业链现代化是夯实产业基础和壮大产业规模的现代化,关键要用项目建设的优与快,支撑经济发展的质与量,奋力开拓“项目建设苏中领跑、营商环境全省领航、综合实力县域领先”的崭新局面。

  项目提升攀新高。坚持“三比一提升”和“亩均论英雄”主题主线,实施项目大提升和“智改数转”行动,序时推进赛德力医药离心机、大中智能电机、省煤炭物流基地等省重大项目,加快青山新材料、凯飞航空制造、南钢特殊型钢、深国际智慧物流等51个项目建设,保障中南高科智造谷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实质运作“产业基金+资本招商”模式,落地一批强链型龙头项目、补链型配套项目、延链型孵化项目,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才融合闯新路。升格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靖候英才”品牌为统揽,用足“马洲英才”十条新政,兑现企业引才育才补贴、重大项目引才奖励,发挥“北上广深宁”招商引才分局、科技镇长团、“两湖”地区工作组等阵地作用,探索推行“配额制”“转让制”“贡献认定制”等举措,让行业龙头背后的领军型团队、专精特新前沿的创新型人才、生产制造一线的应用型工匠选择靖江、扎根靖江。

  审批赋能聚新力。立志长三角“最优营商地”,深化“1230”“五个最”“靖快好”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组建“靖心项目服务队”,创新赋予开发区市级审批权限,以“预审章”串联审批链条,整合“容缺预审”“告知承诺”“非必要不前置”工具箱,让用地、用能、排污、金融优质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确保“签约即挂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常态化实现。

  当好跨江融合桥头堡

  全力开放拓展战略空间

  省市党代会和省两会都对“跨江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泰州市委赋予靖江“融入长三角、对接苏锡常的桥头堡”发展定位。我们将更好发挥跨江联动先发优势,努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等发展轴上的重要战略支点。

  矢志开放再出发。立足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十周年新起点,加快园区改革步伐,力争开发区全国排名明显上升,挺进全省前20.放大国家一类口岸、省自贸区联创区载体优势,争取保税物流中心(B型)升格综合保税区,打造“国际贸易核心区、高端制造功能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融接交通跨天堑。全力服务保障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及北接线、张靖皋长江大桥、沪陕高速靖江段扩建等一批具有关键性支撑、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交通工程,配合推进盐泰锡常宜(第三过江通道)、京沪高速广靖段前期工作和沪陕高速(G40)季市互通连接线建设,搭建公用码头智能化、数字化集疏运系统,打造“公铁水”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真正让区位优势贡献黄金效益。

  深化联动从头越。深刻领会省市委“跨江融合”最新要求,锚定“千亿园区”目标,策应“跨江共建、产城共兴”之需,推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快实现产业联盟协同配套、节点空间衔接呼应、城市功能协调联动,努力打造名实相符的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

  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市

  致力民生促进共同富裕

  靖江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凡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办、千方百计办好,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不含水分、可观可感、普遍认可的共同富裕。

  迈实乡村振兴步伐。锚定全省示范、泰州先行目标,精准落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26条扶持政策,出台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市等7个系列文件,创成3个“三强”中心镇、25个“三好”示范村。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3.86万亩。实施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动精细果蔬、精品渔业、精致苑艺触网上云、转型升级。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合作社股份制试点,力争新增信贷60%以上投向农村。

  提升美好生活品质。纵深推进老城更新,今年力争完成40个老旧小区改造,三年内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锚定文明典范目标,常态长效开启创建新周期,引导“文明十六条”成风化俗,促进志愿服务、凡人善举成为风尚。加快推进教育医疗领域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率先在“双减”、养老、就医等方面开篇破题。全力做好省运会承办项目,力争赛场夺金、靖江出彩。

  共建和谐幸福家园。毫不放松抓好长江禁捕,认真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省市考核要求。充分发挥市综合指挥中心“一网统管”作用,科学精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深入排查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开展平安靖江系列创建活动,攻坚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争做真抓实干主力军

  接力奋斗践行唯实唯勤

  当前,“干就干好、干成第一”正成为靖江干部的广泛共识,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引领现代化征程,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激发全市上下士气更加鼓舞、精神更加昂扬。

  夯实凝心铸魂的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好东线第一帆公园等红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

  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持续放大“领帆攻坚”讲坛影响力,深入推进“青锐·扬帆”培养计划,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励全市上下保持争第一的状态、强化敢担当的干劲、增强抓落实的本领,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勇当第一帆”的强大精气神。

  构筑强基固本的战斗堡垒。实施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从严落实“强支九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部过硬。深化村干部专职化、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三化”建设,不断建强“领头雁”队伍。以“书记项目”、集成示范点为牵引,擦亮“泰州创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党建名片。

  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优化完善“126”工作体系,深入开展首轮常规巡察,常态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驰而不息纠“四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委实施细则精神,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切实推动干部转思路、转方法、转作风、提效能。

  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泰州跨江赶海,高扬东线第一帆的靖江乘风逐浪。靖江将全面贯彻市委最新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争先进位不停步,知重负重、唯实唯勤,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靖江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靖江锚定“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市”目标,克难攻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经济质态、城市形态、干部状态持续显著提升,多项考核指标位居泰州前列,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基本现代化典型城市评选中,靖江位列全国第21、全省第8.“致力民生、聚力转型,奋力争当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的美好愿景有了更多现实模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靖江将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深刻领会市委最新决策部署,为民务实、躬身力行,知重负重、唯实唯勤,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奋力走好具有泰州特色和靖江内涵的现代化之路。

(文章来源:泰州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