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楼市冷热不均商办跑赢住宅

  一边是住宅市场遇冷,一边是商办市场持续复苏升温。记者从克而瑞研究中心等机构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尽管大型商超遇冷,但小型便利店生意较好,奢侈品与快时尚两头火暴,一些新业态如汽车体验馆出现明显增长,美丽产业、化妆品等行业收入逆势增长,也拉动了消费。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全国72个重点城市2018-2021年销售型商业地产市场供求连续4年下滑,2021年成交量止跌回升,均价缓慢恢复,仍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不过,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定地看好中国产业地产发展的未来,未来与国强民富和美好生活相关的产业,都会有很大发展机会。

  现金流充沛企业才能继续生存发展

  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入和房企去杠杆的力度加大,房企和建筑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按照申银万国房地产行业分类,A股房地产板块126家上市公司中,已有62家企业发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其中超六成净利润下滑,28家预亏企业中,11家亏损额超10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投资需求以及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土地开发和建设量趋于饱和,建筑市场开始出现相对繁荣时期的下滑,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各种原材料等成本的上升,行业利润也开始下降。”中和正道董事会主席周德文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种种迹象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明显。以一线城市深圳为例,二手房参考价出台已满一周年,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创15年新低,部分成交价出现7折。在持续调控下,当地住宅市场表现疲软。

  多家房产中介机构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二手房源成交向参考价靠拢。深圳部分热门小区成交均价下跌了20%-30%,部分小区相当于打了7折。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2021年深圳二手住宅共成交40699套,同比减少57.3%,创下近15年的新低。业内人士表示,深圳二手房参考价新政短期对市场冲击较大,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二手房市场预期的稳定。而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也将有利于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商业地产投资市场表现良好

  与住宅市场遇冷不同的是,眼下商办市场则明显跑赢住宅,受到更多重视。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21年,从消费业态的分化上看,传统消费低迷,新型消费火热;从新入市项目看,产品打造更为精彩,业态布局更为丰富。房企更是在巨大压力下,纷纷将商业作为跨越周期的第二曲线。展望未来,从当前商业项目的渗透率来估计,商业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相比较竞争饱和的住宅市场,房企在商业领域的竞争仍处于蓝海。

  仲量联行日前发布《2021年四季度亚太区资本追踪》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亚太区商业地产市场吸引直接投资17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投资交易额回升至2019年疫前的高位水平。其中,中国市场表现突出,交易额同比攀升21%,达390亿美元。中国市场物流地产、另类资产受到投资者追捧。

  投资目的地方面,上海依旧是投资者的首选,成交量占到全国总成交量的四成。上海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稳定的收益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而北京因核心区域办公及零售投资标的稀缺,同样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仲量联行中国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负责人庞树东对记者表示,2021年对于房地产投资市场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中国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上市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长租公寓在2021年也成了热门的投资方向。一线城市的住宅需求依旧高企,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将办公、工业、零售等业态通过改造转变为长租公寓也为投资者提升资产提供了新的视角。

  “开发商在过去的一年面临着结构性去杠杆的影响,希望通过出售资产来换取流动性,投资者利用这一独特的机会收购资产,自用买家也根据其需求扩大了资产规模。展望2022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进入另类资产的赛道进行收购,传统资产类别或将重新受到关注,并由此带动整个投资市场进一步发展,央行降息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趋松,这一系列信号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市场的稳定,给投资者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带来信心。”庞树东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