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将从试点走向全国 专家:两方面困难待解

  2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1日试点以来,截至今年1月底,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费4亿元。

  “与一般劳动者相比,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强度大,尽管收入相对较高,工资支付保障也比较理想,但社会保险是短板,尤其是职业保障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教授娄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企业应引导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政策接续推进

  多省快递员工伤保险参保率超90%

  2020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要求,“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

  2021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把浙江(含宁波市)、重庆列为全国两个试点省市,并确定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保险6家公司参与支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同年6月份,国家邮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利益分配、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作业环境、企业主责、规范管理、网络稳定、职业发展等八项任务措施。10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鼓励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衔接,充分考虑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特点,加快开发适合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各类意外伤害保险产品。

  2021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又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

  由此可见,政策接续推进。而其带来的是,灵活就业人群参保意愿明显。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28日,浙江辖内(不含宁波)6家试点保险公司专属险种累计销售保单2303件,保费4743.73万元。再以参加工伤保险为例,不少省份快递从业人员参保率超过90%,如根据安徽省邮政管理局相关数据,安徽省快递员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6.75%。

  快递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灵活

  最低100元就可投保

  与传统商业养老保险相比,快递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具有灵活、安全、长期、可选择性强以及更惠民等特点。以灵活性来看,保险起缴金额要求低,试点期部分公司最低100元就可投保。同时,缴费时间也很灵活,月缴年缴趸缴均可,如投保人资金紧张也可暂停缴纳,养老保险账户也不会因此失效。

  “不过,专属养老保险仍然处于试点阶段,根据此次扩容后试点的情况,如果时机成熟,不排除未来专属养老保险可能转入险企日常经营业务序列。”有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银保监会介绍,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去年年底,重庆市邮政管理局、重庆银保监局指导重庆市快递协会、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印发《重庆市快递员群体专属养老保险推广实施方案》,在重庆全市快递行业推出专属养老保险解决方案。

  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虽然这款保险最初是针对快递员开发的,除了快递员外,网约车司机、主播等新型就业人群和个体工商户、餐饮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也都可以购买。”

  那么,从业人员对这一新型养老保险如何看?重庆市快递从业人员小杨表示,“公司之前已经给大家上了工伤保险等基本险种,但是如果能有更多重的保障,我们也愿意对未来进行计划。”小杨认为,趁年轻多干多挣多计划,积少成多对自身也有很多益处。

  与小杨相比,在北京送外卖的外卖员王军明目前尚未享受到专属商业保险,不过他依然期待着:“多一份保险,意味着多一份保障,无论是目前在城市打工,还是日后可能回老家,于我自身来说,还是希望保障能够更完善。”

  谈及目前对于新型就业人群的保障,尤其是对快递员、外卖员,娄宇认为,还有两方面的困难待破解:“一方面,个别超大型城市放开户籍参保还有困难,受到统筹层次的影响,异地转移接续和待遇申领也存在不少障碍;另一方面,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标准尚不明晰,平台企业的引导和支持的对象难以确定,而且引导和支持的措施包括哪些,也需要继续探索。”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