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2月23日

  新华财经北京2月23日电 (丁晶王媛媛)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利好密集释放房地产板块延续估值修复行情

  春节过后,在政策回暖预期带动下,房地产板块延续反弹行情。多家机构预测,随着后续相关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板块估值修复行情将延续。

  ·规避“双高”转债基金经理调整投资策略

  近期,可转债市场迎来大幅调整,部分配置可转债的基金产品净值显著回撤。事实上,基金机构此前就预见到了本轮可转债调整。基金经理明确表示,在可转债投资方面,将调仓至正股低估值、转债估值合理的个券,规避正股和转债估值均较高的“双高”转债。

  ·上市公司易主频现地方国资接盘有进有退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频现。截至2月22日,约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筹划控股权出让事宜或控股权转让最新进展。其中,地方国资是重要买家。业内人士指出,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注重产业布局高度契合,通过直接控股相关上市公司打造产业矩阵。

  上海证券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资金权益达1.46万亿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2日披露,截至2021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资金权益1.46万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9月底的1.25万亿元进一步增加。

  ·碳减排抑矿价一箭双雕钢铁业将继续控制产量

  2021年,钢铁行业首次推行产量调控政策,并实现了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目标。控制粗钢产量是必要的,这一举措能抑制铁矿石价格无序上涨,并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今年,钢铁行业仍将继续调控粗钢产量,分类施策、优胜劣汰、提质增效等仍是限产的重要原则。

  ·基金发行骤然降温是风险信号还是底部信号?

  在A股市场震荡调整过程中,公私募基金发行再次进入“冰点期”。今年1月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规模为401.21亿元,相比去年12月下降近六成,备案数量也显著缩水。与此同时,今年1月份公募基金发行份额仅为1188.2亿元,相比去年12月大幅下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A股大概率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从A股历史来看,基金发行遇冷虽然在交易层面增加了A股短期回调压力,但当风险偏好降至低点时,市场往往处于底部区域。

  证券时报

  ·多地明确任务目标力保国资国企一季度“开门红”

  国资国企是稳增长的“排头兵”“主力军”。目前一季度有效工作时间不到30天,一些地方国资委召开会议,推进全力以赴实现省属企业一季度“开门红”。值得一提的是,相关工作安排中,扩大有效投资较为一致地成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专家表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基于增强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企业自身发展的刚性需求开展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和重大装备国产化取得积极进展,需要加大投资。但也要避免过度投资,特别是举债融资完成收购。

  ·实体企业避险热情高涨期货业盈利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避险,期货公司和实体企业形成双赢局面,期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1年全国期货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37.05亿元,盈利水平创历史新高。另据避险联盟网统计,去年发布衍生品使用信息相关公告的实体行业A股上市公司共有891家,其中878家参与避险。记者还从期货公司处获悉,不少企业在参与期货避险中取得较好效果,有效控制原料成本。

  ·锚定质量导向券商财务顾问评级面临重大调整

  从投行人士处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月中旬向券商下发《证券公司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指引(草案)》并征求意见,计划于2月25日截止意见反馈。具体来看,中证协突出项目质量的重要性,从规模主导转向质量主导;扩大项目评价范围,纳入被否以及主动撤回等终止项目;优化评价结果分类,对当年未开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券商,从直接评为C类改为单独划分为N类;加大合规扣分力度,对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重大监管措施实施“一票否决”。

  证券日报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单列“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22日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服务不足和农村金融的信用缺失,是乡村振兴中解决投融资问题的瓶颈。此次中央一号文件针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这一‘卡脖子’问题,提出了金融政策支持、信用解决、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等关键性措施和意见,是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重要举措。”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独列出来,凸显出中央以解决金融供给不足、力求以适合乡村特点和需求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年内9只熊猫债发行总额145亿元交易所市场熊猫债发行将“升温”

  截至2月22日,今年以来国内共发行9只熊猫债,发行总额合计145亿元,发行主体共7家,其中2家为境外企业,5家为在港股上市的境内企业。上述9只熊猫债中,交易所债券市场仅发行1只,发行总额1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8只,发行总额135亿元。分析认为,证监会正推动新的发行规则落地、扩大开放范围和层次,同时,上交所和深交所已与境外机构开展持续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2022年境外主体选择在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的意愿将进一步提升。

  ·重磅新型储能方案出台锂电池相关企业迎大规模商业化机会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分析认为,储能企业尤其是锂电池相关储能企业机遇较大,其他领域例如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也存在一定机遇,但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锂电池依然是储能领域的重要选择。

  编辑:罗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