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2月24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月24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成交额重上万亿元 A股有望持续反弹

  2月23日,在隔夜欧美股市全线下跌的背景下,A股市场走出独立行情,三大指数强势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时隔一个月后再度突破1万亿元。分析人士表示,不确定性因素正在逐渐消退,A股有望持续反弹。短期看,稳增长主线可能表现相对较强,但在经济基本面逐渐企稳之后,成长股或重新成为市场主线。

  力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扩大在建项目投资规模。

  国资委要求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务期必成

  国资委2月23日消息,国资委党委日前召开专题会议强调,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要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务求实效,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确保三年行动务期必成,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努力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向党中央、国务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央行大手笔逆回购 3月资金面将维持平稳

  2月22日和23日,人民银行连续开展千亿元级别逆回购操作,两日实现净投放28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显示出有关部门对月末流动性的呵护。展望3月,专家认为,资金面将维持平稳,政府债券发行压力预计不大。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情况,通过多种工具灵活调节,推动市场利率继续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上海证券报

  国新办发布会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即将出台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举行发布会。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农业农村部将打好政策组合拳,抓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落地,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即将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频出手 确保煤炭等重要物资“稳”字当头

  春耕化肥、煤炭保供稳价,铁矿石监管调研……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频频出手,加强化肥煤炭等重要物资的保供稳价工作。

  对冲税期+跨月扰动 央行两日净投放2800亿元

  继2月22日放量开展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之后,央行23日进一步放量逆回购操作至2000亿元,公开市场连续两日累计净投放资金28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不变,资金面将平稳度过月末时点和税期高峰。

  乌克兰局势扑朔迷离 全球大类资产走向何方

  据新华社23日报道,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相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乌克兰局势进一步紧张,牵动全球投资者神经,不确定性急升引发大类资产短期波动加剧。对此,中外机构纷纷发布报告,就乌克兰局势升级对全球大类资产的影响发表观点。机构普遍呼吁,某一大类资产极端波动将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全球投资者应避免过度反应,进而避免极端情形的发生。

  证券时报

  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总经理隋强:研究发布北交所指数 推动混合交易落地

  在2月23日召开的“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副主任杨喆表示,将持续推动优质资源在北交所上市,着力夯实基础层创新层规范、服务和培育的功能。全国股转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也指出,北交所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组织上市服务培训,帮助企业做好上市准备。

  两会时间即将打开 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万众期待

  资本市场相关议题是每年两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注册制改革、证券法修订、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零容忍”等已得到落实。

  只争朝夕 信托业分类改革正当时

  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推进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只争朝夕,探索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和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将信托业务分为新的三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

  “双碳”目标下 能源行业迎发展契机

  在今年市场供需失衡的背景下,能源行业业绩攀升,产品供不应求情况显现。不过,在采访中,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感受到,我国推进“双碳”目标达成的背景下,能源企业绿色生产理念贯穿始终,行业也面临转型发展的契机。

  证券日报

  年内外资调研公司数增超八成 四大高景气赛道引力何在?

  数据显示,自今年初至2月23日,共有325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外资机构的调研,较于去年同期走访调研的178家公司出现较大增幅,同比增长82.58%。从外资调研公司所属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高景气赛道,即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等四大行业。对此,不少海外投资者表示,中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有效精准的疫情防控能力和不断扩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将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动能,A股的投资价值凸显。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释放多大利好?

  日前,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新规(以下简称“新规”)出台。对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表示,新规首次从全国层面作出统一安排、确定监管机制,能够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规范开发商行为,为房地产市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条件。

  央行本周逆回购净投放2800亿元 呵护月末流动性

  本周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不断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2月21日,央行7天逆回购操作量100亿元;2月22日,央行开展了1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2月23日,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鉴于周一至周三每日分别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截至2月23日,本周以来逆回购口径净投放2800亿元。

  发改委接连六次发声 保障铁矿石价格平稳运行

  今年1月28日以来,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出现异动,国家发改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六次发声,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障铁矿石价格平稳运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稀土钕铁硼需求超预期 景气度高企 上市公司扩产马不停蹄

  作为稀土永磁材料体系中应用范围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性能最优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群雄逐鹿态势。

  规模扩容至441亿元 光伏转债为何受热捧?

  2月23日下午,通威股份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了可转换公司债券“通22转债”(110085.SH)的路演。此前,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通22转债”(110085.SH)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20亿元,初始转股价格为39.27元/股。作为迄今为止发行规模最大的光伏可转债,“通22转债”发行预案一经发布后,便受到市场关注。

  人民日报

  医保集采去年节省用药费用近1700亿元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前五批国家集采药品和冠脉支架2021年节省用药费用近1700亿元,国家医保谈判药品2021年累计惠及患者1.4亿人次、减负1500亿元。

  第一财经

  隆基股份硅片再提价 光伏设备企业的“好日子”要来了?

  2月22日,隆基股份(601012.SH)年内再度对硅片提价。相比上一次调价,此次将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上涨了0.3元/片至0.35元/片,涨幅为5.7%至6.1%。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博弈,往往体现的是下游装机需求,一般而言,一季度是下游需求的淡季,隆基股份当季度的两次调价是否意味着淡季不淡?

  一夜之间“甩卖”变“买跌”? 扒一扒交易员的俄乌交易逻辑

  某资深美股基金经理表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恐慌,大家越来越认为,俄罗斯的策略可能是‘长期对峙+短期摩擦’。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与战争相关的抛售出现后,‘买跌’策略屡试不爽。

  经济参考报

  2021年制造端产值突破7500亿 今年新增光伏装机或超75GW 诸多挑战待解

  2月23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在巨大国内光伏发电项目储备量推动下,2022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或将增至75GW以上,大约在75GW-90GW左右。另外,预计2022-2025年,我国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83GW-99GW。

  多省份敲定年度建设目标 新兴产业投资升温

  今年以来,多地新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升温,聚焦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新一批项目建设开启。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逾20省(区、市)明确了新兴产业年度建设计划,将新兴产业作为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关键一招,并紧盯项目落地,进一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河南、安徽等省推出“真金白银”支持举措,通过财政资金、投资引导基金等为新兴产业注入更多资金活水。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