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航空机场数据月报:十四五运力增速放缓 机队时刻匹配提升20220121

  “十四五”运力增速将显著放缓,航司资本开支意愿下降是主因,且持续性超出市场预期。短期业绩承压,中期复苏确定,长期前景乐观,建议关注航空逆向时机。

  1、民航市场数据跟踪:多地再现疫情,抑制客流复苏。

  (1)2021年回顾:全年民航客流4.4亿人次,约为2019年67%。其中,国内客流约为2019年75%,较2020年增长8%;国际客流仅为2019年2%;(2)近期跟踪:多地再现疫情,公商需求受到影响。估算12月国内客流为2019年58%,国内客座率约63%,航司票价策略相对坚挺,国内票价超2019年九成。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及广州白云等三大机场12月国际客流继续维持在2019年同期的2%。

  (3)春运跟踪: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至2月25日,共40天。近日春运高峰期预售进度加快。春运前三天客运量约2019年37%,较2021年增长42%。其中,航空客流约2019年47%,较2021年增长59%。

  2、航空:“十四五”规划运力增速放缓,航司资本开支意愿下降是主因。

  近日《“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发布,预计2019-2025年客运量年复合增速仅5.9%。结合调研,我们预计“十四五”全行业运力增速将有望首次从两位数降至5-6%。

  市场认为航司运力降速源于飞机制造商产能瓶颈,而我们认为是航司基于新增资产回报率下降做出的内生理性决策,未来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

  考虑运力降速将减弱三四线增投压力,且票价市场化将加速干线票价上行,待疫情影响消除,长期票价与利润上行拐点可期。

  3、机场:国际放开仍需等待,关注长期扩建风险。

  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两阶段规划,国际市场恢复或需待2023年。考虑国内外疫情形势,我们维持国际客流2022年恢复较为有限,2023年明显恢复的假设,预计机场经营短期仍将承压。

  考虑国内外疫情形势,维持国际客流2022年恢复较为有限的假设,明显恢复或有待2023年。预计机场短期经营仍将承压。

  疫情前机场研究框架被过度简化为免税商业,疫情加速了市场对机场长期价值的重新理性评估。

  长期看,机场免税逻辑较疫情前乐观预期发生了变化,同时过去两年机场扩建普遍提速,需关注长期扩建风险。

  4、投资策略:短期业绩仍将承压,关注逆向时机。

  疫情未改变航空需求长期增长动能,空域瓶颈将长期存在,中国航空业长期供需向好,且“十四五”机队与时刻匹配度提升,长期盈利将迎超预期上行。

  新冠防治体系持续增强,全球疫情得控的确定性提升。航空具有双重复苏逻辑,未来两年复苏趋势确定。

  考虑短期业绩仍将承压,且国际开放缓慢,建议关注逆向时机。维持中国国航H/A、中国东航H/A、南方航空H、中国航信H、春秋航空“增持”评级。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