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盘后机会挖掘汇总:美利云获6个一字板 新冠药概念爆发!诚达药业“20CM”涨停



  今日(2月25日)A股高开高走,随后维持高位震荡格局。盘面上,行业方面,医疗、电力、物流、航运港口、钢铁等涨幅居前;贵金属、煤炭、航天航空、石油等补跌。题材股方面,CRO、医疗美容、光伏建筑一体化、装配建筑、免疫治疗等领涨,培育钻石、黄金概念等小幅回调。

  新冠药、CXO概念爆发 诚达药业“20cm”涨停 雅本化学等大涨

  新冠药概念25日盘中走势强劲,截至发稿,诚达药业“20cm”涨停,雅本化学、翰宇药业涨、拓新药业、凯莱英等涨幅靠前;CXO概念爆发,美迪西、博腾股份、昭衍新药、九洲药业等表现突出;新冠检测概念亦表现活跃,金域医学涨停,东方生物、博拓生物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上,美国医药供应链安全Review公布,鼓励投资和先进制造。机构认为,美国通过鼓励投资等方式维护基础用药供应链稳定性,对中国原料药和制剂出口公司的中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看进一步强化了连续流、自动化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对医药制造公司全球市场份额的影响。

  浙商证券认为,美国通过鼓励投资的方式维护基础用药供应链安全,在中短期对中国影响有限,主要基于①原料药等产品规范市场注册、变更周期一般在1.5年以上,再考虑投资建设、客户审计等时间周期(2年+),短期影响有限;②中国原料药/中间体出口的优势多集中于大吨位品种,化工配套+规模经济效应+全产业布局下,中国原料药公司的成本、质量优势很难在短期颠覆。但中长期看,美国通过鼓励连续流、自动化等高端产能建设,可能以新技术路线、新工艺的方式大幅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中短期维度看,该机构认为,美国通过鼓励投资等方式保障原料药及制剂供应链安全,对中国公司的业绩影响有限,中国公司在大吨位特色原料药品种中的制造业规模优势在短期较难被取代。中长期维度看,更看好短期研发投入相对较高、连续流/酶催化等潜在平台型生产技术布局较领先的公司,推荐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博瑞医药等,建议关注凯赛生物、奥锐特、奥翔药业等公司在新技术领域的案例积累和拓展。同时,看好制剂出口公司在制剂国际化过程中的cGMP法规、全球销售、壁垒品种立项等能力积累,推荐健友股份、普利制药。此外,看好华海药业等公司在高难度制剂、大吨位产品工艺开发领域的积累和优势,及天宇股份、司太立在大吨位原料药中已经证明的成本优化、质量控制、绿色生产能力。

  政策持续催化 电力板块爆发 华电国际、银星能源等多股涨停

  电力板块25日盘中强势拉升,华电国际、银星能源、金山股份、华能国际、龙源电力等涨停,金开新能、吉电股份、上海电力、三峡水利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方案》明确,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以及其他新能源高渗透率地区,重点布局一批配置合理新型储能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推动高精度长时间尺度功率预测、智能调度控制等创新技术应用,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和容量支撑能力。

  光大证券表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力度加大,部分领域结构性投资机会较大。建议关注:1)特高压及GIL: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四方股份、特变电工、安靠智电;2)电网侧储能:文山电力、南网科技、宝光股份、智光电气、思源电气、四方股份;3)智能电表:炬华科技、安科瑞、林洋能源、海兴电力、煜邦电力;4)节能变压器:云路股份、安泰科技、扬电科技、国网英大;5)电网智能监控检修:杭州柯林、智洋创新、申昊科技、亿嘉和、南网科技。

  仓储物流板块震荡走高 天顺股份、三羊马等涨停

  仓储物流板块25日盘中震荡走高,截至发稿,天顺股份、三羊马、德邦股份等涨停,长江投资、原尚股份、中创物流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构建以骨干网、省域网、区域网与信息平台为主架构的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系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国家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2022年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作出系统安排。2022年2月18日,供销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东吴证券表示,2021年之后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很多政府客户(包括供销总社)作为业主方投资建设冷链物流;技术层面,安全和环保标准的提升、新技术的加速推广应用,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多重利好因素提振和催化下,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连收6个一字涨停 这只“东数西算”概念股要火了?

  2月25日,美利云再度一字涨停。至此,该股已连收6个涨停板,累计上涨77.31%。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发布消息,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4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这也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将进入到大规划建设阶段。

  对于行业未来前景,中金公司认为,东数西算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预测未来5年或将带动每年千亿元投资规模。西算将拉动适度先行的数据中心土建、机房配套设施、绿电等需求,其次随着下游需求起量,服务器等数通设备上架;中长期角度,东数将驱动东部IDC竞争格局优化、稳定盈利水平,东西数据流转的过程中也将出现新的云上业务机会。东数西算和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路径一致。

  申万宏源研究提到,当前“东数西算”政策的导向是将需求分成两大类,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将主要满足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例如工业、金融、医疗、视频、 AI 等;而西部枢纽主要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业务。当前一线城市北上深普遍对数据中心能耗有严格的限制,必然导致需求外溢到环一线和二三线,“东数西算” 相当于把这些需求进行了规范化的导流;未来新增资源以及存量升级后的资源,都会围绕着这些大型枢纽进行布局。因此,对于东部的头部专业 IDC 厂商而言,整体竞争格局大大优化,可以更加专注地聚焦在高价值量的业务上,长期受益。

  机构关注电子板块!20股获四家以上评级 集中评级股业绩稳健 19股涨逾10%

  统计显示,近一周(2月18日至24日),60家机构合计进行490次评级,共有295股获“买入型”评级。个股方面,20股获四家及以上机构“买入型”评级。五粮液、凯莱英、洽洽食品“买入型”评级数量居前三,分别有18家、13家、11家机构参与评级。同为食品饮料板块的千禾味业、舍得酒业以及医药生物板块的迈瑞医疗均获四家机构评级。海康威视、和而泰、立讯精密、士兰微等电子板块个股也获得多家机构评级。

  统计显示,以快报数据/预告增幅区间中值计算,上述20股中,中科电气、舍得酒业净利润有望翻倍;士兰微、中泰化学净利润增幅更是在10倍以上。海康威视、兴业银行两只千亿市值股表现稳健,净利润同比增长25%左右。

  另外,上述20股中多达15股最新价较机构目标价差额超过20%。天融信上涨空间居首,为64.14%;中科电气、兴业银行上涨空间也均突破50%。千亿市值个股中,五粮液的上涨空间高达49.81%;迈瑞医疗、中国建筑也有30%以上的上涨潜力。

  上海市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产业链或受关注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到,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全市车桩比不高于2∶1.建立以信息高水平互联互通、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健全、统一有序惠及民生为特色的新型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行业发展“五个转型”。

  该《意见》提出,结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停车场站布局和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聚焦城市公共领域、住宅小区、公共服务机构、专用车辆换电等重点领域实际需求,运用大数据分析,提高布局合理性,制定全市充换电设施发展专项规划,全面推动城市、汽车、充换电设施协同发展。制定五大新城充换电设施专项规划,强化重点区域充换电基础设施更高标准建设布局。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截止2021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同比增长70.1%。近几年充电桩数量基本保持了持续高效的增长趋势,车桩比从2015年7.8:1下降到2021年3:1.运营端方面,充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乘用车充电需求加速。2021年我国充电总电量达到111.5亿kWh,同比上涨58.0%,从月度水平来看与2020年相比显著提升。同时,充电运营TOP3企业市占率合计超过60%,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市场空间方面,预计2022-2025年充电桩设备累计规模将超过2000亿,其中2025年单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0亿元。

  该机构认为,关注充电运营市场与高压系统零部件厂商。投资分为两条主线:1)充电运营市场: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龙头企业在充电桩布局方面拥有地域优势和先发优势,随着保有量提升带来的充电量(单桩利用率)的上升,运营服务费将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改善。2)高压系统零部件供应商:随着超级充电桩标准的落地,叠加配套高压组件的技术进步,高压快充车型将加速推出带动相关零部件的快速增长,同时技术门槛的提升也有助于市场份额向技术优势企业集中。

  川财证券指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的同时,公用充电桩利用率也必将提升,除头部企业特来电外,其余充电桩运营企业也有望借此改善盈利,充电桩运营盈利时代到来。此外,特来电和星星充电目前均引入了一部分数量的共享私桩,这部分充电桩无需企业投入建设成本,但能够分享盈利,这也将提升充电桩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基本面将有效改善。建议关注充电桩产业链,相关标的:特锐德、科士达、盛弘股份、英可瑞等。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