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局势升级 在乌中企如何应对

  乌克兰全境于当地时间2月24日进入战时状态。面对突然恶化的乌克兰局势,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于北京时间25日凌晨发布紧急通知,提醒中国在乌公民和中资企业“已处于较高安全风险”,并通知开始包机撤侨的报名登记事项。此前大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可在车身明显处贴上中国国旗”。目前在乌克兰的中资企业还在运营吗?战争对它们影响多大?如何防范风险?2月25日,记者联系多家在乌中资企业和华人进行了采访调查。

  “我们已停止运营”

  当地时间25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响起防空警报,乌方称俄军先头部队已开进基辅,政府敦促所有市民前往避难所。24日开始,基辅出城方向出现拥堵,有网友称,一小时只能开三四百米。

  居住在南部港口、乌克兰第四大城市敖德萨的华人曲波,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上述通知,并安慰大家不要恐慌。曲波长期在乌克兰居住,敖德萨国立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乌从事法律咨询工作,并经营饭店。鉴于形势急转直下,25日,曲波临时关停了自己的饭店。

  曲波目前还担任乌克兰敖德萨华人总会主席一职。他告诉记者,有大量华人在敖德萨工作和生活,涵盖餐饮、贸易、运输等行业,“25日起,大家暂时都在家,停止营业,待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根据24日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布的数据,目前在乌中国公民约6000人,主要分布在基辅、利沃夫、哈尔科夫、敖德萨和苏梅等地。除了留学生和华侨外,还有大量中资企业员工。

  川开实业集团总部位于四川成都,主营业务聚焦于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力产业投资,公司在乌克兰西部城市捷尔诺波尔建成并运营一座2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公司在乌克兰的业务负责人叶先生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迫于形势急剧恶化,24日发电站已停止运营。而他本人接到公司的信息,一切可按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号召进行个人安排。目前他已进行登记,等待大使馆包机回国的信息。

  叶先生表示,“据我所了解的情况,中国在乌克兰的企业项目能停的应该都停了,因为中国企业一直非常注重海外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我们在西部城市还好一些,在基辅或者东部局势紧张地区的企业员工们,可能连宾馆都不能住,住在防空洞中也因为情况恶化而不停地转移”。

  54家在乌中资企业

  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版本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20年在乌克兰实际经营的中资企业有54家,主要集中在通信、电子产品、基础设施、农业、加工业、制造业等领域。其中,不少在国内A股上市的公司已纷纷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在乌克兰业务的运营情况。

  中国电建2021年与乌克兰风场有限公司签署乌克兰尼克尔斯克和曼古斯区800MW(兆瓦)风电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9.99亿美元。对乌克兰最新局势变化给公司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电建方面人士回应称,目前合同尚未开始实施,中方没有任何注资行为,所以对电建基本没影响。中国电建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在乌克兰的项目部已停止施工,人员安全并集中在驻地,等待使馆下一步通知。

  龙源电力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在乌克兰的尤日内风电项目位于乌克兰西南部敖德萨州。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乌克兰的风电厂项目只占装机比例的千分之三,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若海外项目遇到特殊情况,公司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机制。采访中,龙源电力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

  者,“项目装机占比并不大,目前运营正常。我们公司海外项目都是有应急预案的,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肯定会包括项目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相关规定。”

  贝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乌克兰业务部共99人,中国员工占多数。公司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开始对当地员工进行安全演练,包括如何撤离到安全地带等,且公司目前已储备一定的生活物资。

  两种风险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战争有时很难预测,由此造成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难度也很大,尤其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政局动荡,长期投资的风险管理难度愈发凸显。

  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晓中表示,中国企业在乌克兰遇到的风险,除了来自武装冲突的影响外,未来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否也会连累在乌中企也未可知。朱晓中提示,“中国太平已久,可能风险意识会淡薄一些,但是海外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叶先生25日则告诉记者,中国在一些领域的科技力量以及应用经验越来越雄厚且越来越成熟,中国的产品和技术普遍受到其他国家欢迎,必须走出国门。“中企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但是也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这是大的趋势。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地区存在地缘政治的不稳定,而裹足不前。”叶先生说。

(文章来源:西宁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