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山东淄博:档案服务向“桌前”“指尖”集聚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接连收到4件12345承办单,这让已经很久没有收到12345转办件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科科室负责人感到意外。仔细一看,这几个承办单的致电人各不相同,事件也五花八门,内容却围绕一个主题:档案管理信息化。

  其中一个承办单的内容是这样的:“弟弟入党需要审核我的档案,但我目前不在淄博无法立即赶回,入党函调政审有时间限制,本人非常着急。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主动通过电话一步步引导操作,全程网办,加盖电子签章的政审证明很快就打印出来了,既避免了我舟车劳顿,又很快办完了事,特致电12345表扬。”

  近年来,淄博市紧紧围绕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全国共享的基本原则,将信息化作为变革服务模式的强力手段,档案服务向“桌前”“指尖”集聚。

  统一建设标准建立健全数据库

  淄博市持续多轮梳理、细化档案服务经办流程,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精简化,实现档案公共服务全市同一事项、同一流程、同一标准、同一格式。同时,开展档案基础信息采集,稳步推动档案数据库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市统一采集项目、统一指标体系、统一代码格式、统一档案数字化、标准化技术规范。

  “现在办理档案业务真方便,档案接收啥材料都不要,而且甭管到哪办,材料都一个标准,真好!”前来办理档案业务的宋女士称赞道。

  淄博市依托已建成的省级集中的档案管理服务系统,分级对本级入库人员进行摸排普查,对尚未达到信息采集标准的,按照应采必采原则,重点补充完善就业、学历、职称、党员、身份等信息项,做到入库档案不漏一份、应采信息不落一条。

  “以前查个档案信息这没有那也不全,必须得跑档案室核实一遍,非常不方便,效率也不高。如今经过地毯式信息采集,鼠标一点就能看到基础信息,特别方便!”淄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科负责人刘玲说。

  档案电子化扫描是将纸质档案转化为影像化数据的档案综合采集加工方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处置、管理和使用,通过扫描仪、高拍仪等电子设备将所需的档案信息智能化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下一步等系统向各区县赋权后,家在沂源的办事群众,即使档案在高青存放,直接去当地即可看到档案的扫描件,然后打印出来就可就近办理业务。”近日,高青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科负责人崔秀君向群众宣传。

  这一切都得益于淄博市“新一代智慧人社信息化暨企业职工电子档案建设项目”。该项目搭建开发了淄博市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在库档案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影像化加工扫描,目前全市档案已扫描完成50万份。通过分配获取查询权限,业务人员凭借唯一可识别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姓名+其他信息”确定存档人员身份,可实时逐页调取存档人员档案扫描件,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档案的灵活查阅,打破了档案信息孤岛,为档案业务更好实现全程网办、全省通办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

  建设标准化库房精雕细琢服务细节

  淄博市全面推动档案标准化库房建设。该市及区县档案库房基本配备了打印机、高拍仪、消毒柜、切纸机、装订机等专业档案作业工具,部分区县还安装了智能档案密集架、库房恒温恒湿设备等专用设备,启用档案库房管理信息系统。

  淄博市经过反复测试对接,目前档案业务电子签章已实现全市覆盖。作为智慧政务的重要载体,档案业务电子签章正式启用后,“依据档案记载出具相关证明”“档案转入开具调档函”等业务实现了自助办理,加盖签章的相关证明自助打印后可视同盖章原件,逐步实现“线上办理是常态、线下办理是特例”服务模式转变。

  近年来,淄博市对该市人社局官网“档案查询”模块进行了功能提升,由原来只有“高校毕业生档案查询”增加了流动人员档案查询和退休人员档案查询模块,做到全市就业服务机构管理服务的所有流动人员档案一网可查。

  “听说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可以享受高龄退休补贴。我觉得今年我符合条件了,想核实一下档案记载的出生日期。能帮我查一下我的档案在哪吗?”近日,企业退休人员翟先生来窗口咨询。工作人员主动为老人倒上一杯水,拿出准备好的老花镜递给翟先生,然后通过分屏显示器,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登录淄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个人服务”模块下的“退休人员档案查询”界面,录入身份证号,很快就查到了档案现存于淄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之后,工作人员与翟先生办理退休的社保部门联系,按照社保部门要求,登录淄博市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调取相应档案材料的扫描件,推送给社保部门审验,几分钟就办理完毕。

  淄博市还大力推动流动人员档案业务向手机端归集,目前部分业务已在“淄博人社”“淄博就业人才”微信公众号、温暖淄博人社APP、“掌办通”等上线,功能进一步优化后可实现“指尖”自助办理。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