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关注丨国企对标世界一流步入深化落地见效关键期

  “国企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要用效率和效益说话,努力与世界一流企业比肩。国企的管理提升不仅体现在现阶段,还要体现在长效机制、坚持到底。”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2月25日举行的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下称“对标提升行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当天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96家中央企业对标提升行动平均完成进度达92.01%;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平均完成进度达81.62%。

  2020年6月,国资委在央企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截至2021年底,企业效率效益效能显著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综合室主任贾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管理是企业的生产力,过去的国企常常给人管理粗放的感觉,但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后,国企的面貌和管理水平已有积极变化。这一轮国企的管理提升,对标的是世界一流企业,聚焦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信息化等8个重点管理领域,更加细化和明确,相关企业与各自的标杆企业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对,找差距、想办法、促提升,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翁杰明指出,对标提升行动实施以来,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既传承国企优良传统、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标杆。

  潍柴集团已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万亿元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31%;利润总额1200亿元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40%,10年来仅在发动机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就达300亿元。

  潍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海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潍柴集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在产品技术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创新最前沿,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良好循环,搭建了“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正向研发质量和效率。在质量管理方面,潍柴通过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国内外优势竞品,建立全过程指标管理体系,形成全生命周期质量数字化平台,对标国际一流检验检测能力,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翁杰明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也进入评估深化、落地见效的关键阶段。将着眼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支撑。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持续推动精益管理,推动管理简化、量化和优化,乙烯和炼油绩效评价位列世界第一群组,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525.4万元,实现利税321亿元,效率效益走在行业前列。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党委书记莫鼎革坦言,企业级的对标世界一流行动,最关键的是具体措施和方案的落地。

  贾涛指出,相当多的央企国企管理水平已经较高,管理体系亦较完善,与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差距在明显缩小。下一步,一方面要进一步通过对标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也要注意总结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企情的好做法好经验,并适时推广。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