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提升“硬实力” 优化“软环境” 台州港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月24日,记者从台州港航部门获悉,台州港3月底前将启动RCEP国家冷链货物首航航线,首航的货物为新西兰水果,而这将进一步助力台州货物大通道建设。

  去年台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破55万标箱,今年全市水运项目投资总额有望突破10亿元。”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祥寿说,港口是连接海洋与陆域的“桥头堡”,在服务临港工业、优化开放格局、构筑港产城湾一体化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如今,港航规划布局不断优化,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港口建设正日益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强实力建设专业化码头

  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会点,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各港区特点,我市重点推动专业化码头建设。

  周祥寿认为,港航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有助于加快建立辐射范围广、集散功能强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可以减少企业物流成本,有效引导资源聚集和调配,给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台州港全域开放提供水运保障。

  据悉,落户台州港健跳港区的浙东南现代大宗商品物流园区码头工程,将新建两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约300万吨。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港口资源的整合提升,助推三门县临港产业的发展,加快台州湾区经济的建设。

  头门红狮水泥中转站项目,则是在头门港区二期工程内建设一个500万吨水泥中转配制站。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头门港区口岸开放引进第一条稳定的东南亚散货船航线奠定基础。

  玉环大麦屿LNG储运项目,建设规模为LNG 接卸量100万吨/年,主要建设一座10万总吨LNG码头。该项目的落地,将更好地满足区域燃气供应需求,为台州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记者从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工程处了解到,台州今年的水运新项目还有黄岩公用码头2000吨级工程、华能玉环电厂码头改扩建工程、 头门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台州通达港务码头工程等。

  港口建设如何与城市发展和谐共进,在港区功能定位上,台州市也进行了优化调整。周祥寿介绍,海门港区作业方式优化后,将实现还港于城、还景于民,逐步退出存在环境污染与安全风险的产品,转向冷链物流、贵重金属、日常用品等以服务城市生活的高附加产业为主。

优服务做强港航产业

  在提升台州港“硬实力”的基础上,台州市也在优化“软环境”上下足功夫,做大做强港航产业。

  据悉,台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抓住机遇,及时跟进服务,助力“弃陆走水”政策落地生效,加强与船公司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外贸企业“一箱难求”等问题,力争在开通远洋航线、加密航班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推动台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同时深化“三服务”,关注台州港海洋经济发展形势,深入走访港航企业,努力拓展引航业务新的增长点。

  得益于各类港航服务的不断优化,去年台州港口生产形势良好,不仅货物吞吐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速,集装箱吞吐量还首破55万标箱,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去年台州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937.6万吨,同比增长16.6%,同比2019年增长21.1%,两年平均增速为10.0%。其中,煤炭吞吐量增势良好,以2154.2万吨的总成绩,占总吞吐量的36.3%;矿建吞吐量、钢铁吞吐量分别完成1022.2万吨、74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5%、6.3%;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增速齐齐创下历年来新高,共完成1146.4万吨,同比增长103.8%。

  此外,引航业务量保持较高增速,去年共引航船舶1319艘次,同比增长34.0%;完成引航总吨1927.3万吨,同比增长45.5%,净吨1127.4,同比增长48.4%,其中大麦屿港区共引航436艘次,创下历史记录,同比增长101.4%。

  历经缺箱、缺舱、高运价等国际海运大考,去年台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5.1万标箱,同比增长9.4%,同比2019年增长28.7%,两年平均增速为13.5%;完成外贸箱17.8万标箱,同比增长45.4%。

谋创新打造智慧平台

  港口优异的发展成绩取得来之不易,这其中台州积极谋划数字港航平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重点推进智慧审批、智慧港口、智慧航运、智慧引航等业务模块建设。”周祥寿告诉记者,台州紧盯应用推动改革,开发了三个应用,分别是台州市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联单电子化、“沿海船舶办证一件事”应用和“云船检”应用。其中台州市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联单电子化被评为浙江省交通数字化改革基层和社会“最佳实践”之一。

  以数字化改革打造智慧平台,优化营商环境,为港口发展赋能,台州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据介绍,今年,台州将进一步推进台州港口自动化建设。在码头设备远程控制、设备自动化比例等港口自动化建设上深入挖潜、实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同时,台州海在加快推动一批重大平台建设。深入研究推动浙南集装箱转运平台、大陈航运集聚区平台、北部湾区综合物流平台等一大批符合台州发展特色的综合性港航平台构建,以平台集聚效应拉动港口产业转型发展,提升港口上下游产业能级。

  

(文章来源:中国水运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