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从“黄青蓝”到“黄青橙”共享电动车市场变局开始

  去年11月,我市启动共享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拟准入资格遴选,对运营企业进行约束,规范共享电动车管理,避免出现过度投放、无序竞争等情况。

  经过评审和对相关企业所提供服务条件的再次审查,如今,3家企业拿到了市区运营共享电动车的“入场券”。目前,3家企业正在进行运营车辆的上牌工作,并于3月1日起,陆续在运营服务范围投放符合要求的车辆,方便市民和游客“最后3公里”的出行需求。

  3家企业

  拿到“入场券”

  在过去4年,从第一辆共享单车进入我市街头,到摩拜、哈啰、美团、青桔等品牌相继在我市进行投放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2019年最高峰时投放量高达6万多辆,使我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得到扩展和延伸,有效解决了市民、游客出行“最后3公里”的难题,给市民、游客的短距离出行带来了便捷。

  然而,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扰,其中,车辆乱停放、占用过多公共设施资源成为主要问题。

  为了规范共享电动车管理,避免出现过度投放、无序竞争等情况,我市在去年11月启动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拟准入资格遴选,按照“源头管控、统一准入、统一管理”的原则,对我市六城区共享电动自行车进行行业管理,希望从源头有效控制投放数量和规模,对运营企业进行有效约束和规范。

  受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委托,桂林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目前对我市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黄晓斌告诉记者,有34家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报名参加遴选,其中21家企业提供了样车进行现场演示。在去年11月29日上午9点半到30日凌晨3点半,经过连续18个小时的评审,最后排名前三的企业拿到了拟准入资格。

  随后,桂林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组织人员对这3家企业在遴选应答材料中提到企业管理制度、样车、运营管理、停放管理等材料进行再次审核,最终确定了摩拜出行服务有限公司(车辆品牌“美团”)、广西青楚科技有限公司(车辆品牌“青桔”)、广西一嗖智行新能源有限公司(车辆品牌“一嗖智行”)3家企业拿到了市区共享电动车的“入场券”,运营期限为3年,运营范围是六城区,计划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总数不超过3万辆。

  “这3家企业对用户实行实名制注册登记,均为免押金骑行,能够较好地保证用户的资金安全。我们还要求其对收费标准及费用调整进行报备,避免任性涨价。”黄晓斌说。

  “小蓝车”退出市区运营

  哈啰出行的“小蓝车”之前在市区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记者之前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发现,哈啰出行的桂林市骑行车在2月期间已经暂停发售了,随着这次其未获得“入场券”,这几天,该公司相关人员正在对原先投放的车辆进行集中回收,曾经占据市区共享单车三分之一“江山”的“小蓝车”如今退出了桂林市区的运营市场。

  此次入选的企业是怎么选出来的?此次遴选的详细评审标准一共有16项,涉及车辆管理标准、运营管理标准、停放管理标准、电池管理标准、退出机制等。

  这其中,在现场演示环节对车辆P点还车精准测试也成了评审的重要一部分。“在这几年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在我市的使用情况来看,乱停放是最影响市容秩序的。因此,现场演示对P点还车电子围栏精度测试和车身摆放角度测试对以后共享电动车的停放非常重要。”黄晓斌说,就以“美团”为例,他们应用了90度定向停放技术,通过算法判断车辆与道路夹角是否处于规定范围内,即可确保车辆均垂直朝向道路边缘,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者随意把共享电动车停进电子围栏区域内,而没有按指定方向停放的话,将无法还车。

  此次遴选一个硬性指标就是运营企业对充换电场站的设置,要求运营企业充换电场站的设置必须满足消防安全的相关条件,不能设置在临街门面、民居和人群聚集区。

  上周日,记者来到位于秧二十四路的“一嗖智行”充换电场站,一排7组智能充电柜整齐排列,副总经理秦丽文告诉记者,充换电场站的建设符合《共享电动助力车充换电场站建设规范》的相关要求,场站电容量、充电设备、线路布置和消防设施要求等都要符合电气、消防等有关安全标准,“电池温度过高、电压电流异常、线路故障都会进行报警提醒,确保充电安全。”

  记者了解到,“美团”、“青桔”的充换电场站也都位于秧二十四路附近,3家运营企业对电池进行集中充电管理,集中转运。

  市区共享电动车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升了

  “上周末怎么在街上都看不到任何一个品牌的共享电动车了?”市民潘先生平时去菜市买菜都喜欢骑共享电动车,可是他却发现在上周末很难找到一辆共享电动车。

  记者了解到,除了“小蓝车”进行集中回收、退市之外,“美团”、“青桔”的共享电动车也进行了集中回收。这是因为,拿到“入场券”的3家企业将在市区投放全新车辆,在投放前,所有车辆都要先做好上牌手续。

  记者在“一嗖智行”的仓库看到,在市公安交警支队非机动车管理所统一组织协调下,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分工合作,有人正在核对车架号和车牌,有人拿着扳手等工具在上牌。记者了解到,在3月1日前,他们将完成1000多辆共享电动车的上牌,并于3月1日开始在运营范围内进行投放,供市民、游客骑行。

  秦丽文说,此次“一嗖智行”在桂林投放的共享电动车以橙色为主色,坐垫采用一体式发泡坐垫,加上单减震设计,用户在骑行时体验感更好、更舒适。“我们的头盔取消连接软绳,安装智能头盔锁。用户扫码解锁车辆后,再点击‘开头盔锁’,会弹出语音播报‘头盔已解锁,欢迎使用头盔’,同时头盔锁打开,用户直接取出佩戴即可。待骑行结束,软件主控语音会播报‘请归还头盔’,用户只需将头盔插销插入头盔锁内,听到感应信号,即成功归还头盔。”

  “美团”、“青桔”也对投放运营的共享电动车进行了升级,除了提升了舒适度之外,安全性的提升更是亮点。

  “美团”城市经理吴飞强告诉记者,新车型全铝合金车架,更轻量化、更强耐久性;一体式轮毂,相对传统的辐条式轮毂,更结实耐用,安全性更高;实心免充气轮胎,无需充气,环保材料,耐磨耐用。同时,我们在新车型上安装了传感器,能采集用户的载重数据。通过对该用户历史骑行的载重数据进行对比,如果超出相应的数据范围,会通过语音播报提醒用户超载,或直接停止输出助力。

  “青桔”也采用了禁止多人骑行的技术。

  记者从“美团”了解到,此次新投放的车型采用了“防飞车”的技术,当车辆通过传感器等设备检测到没有用户坐在车上,转动把手是没办法启动车辆的。

  准入让管理更主动打造街边的有序风景线

  从“黄青蓝”到“黄青橙”,3家企业在完成车辆上牌后,首批共2万多辆共享电动车将在3月完成市场投放。

  新车带来新的移动的风景,新技术让市民在使用时更安全,停放车辆时也有了新要求,“用户要按照指定方向规范停车,避免车辆无序停放。”黄晓斌说:“我们还要求企业通过‘黑名单’、文明用车奖惩、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诚信扣分等技术手段,对用户不文明骑行行为和违法违章行为记入信用记录,从而规范共享电动车的文明使用,让市容秩序更整洁。”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城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准入资格遴选,择优引入3家共享电动车运营企业,对市区共享电动车进行总量控制,有效避免共享电动车无序扩张。“这次准入企业在市区投入运营的共享电动车是新车辆,运用新技术、实施新管理,从而实现骑行更安全、体验更舒适、停放更精准、管理更规范的目标,让我市共享电动车的管理更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在给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安全服务的同时,实现我市城市市容市貌的提档升级,促进旅游品质提升、生态环境提升和宜居城市建设,助力我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建设共享电动车监管平台系统,不仅能通过技术分析对共享电动车运营提供支持和为停车点规划提供依据,方便日常维护,推动共享电动车常态化监管;加快出台我市共享电动车管理办法,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这些城市也实施共享电动自行车准入

  梧州

  2019年10月31日,梧州市发布了《梧州市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运营企业(试运营)准入公告》,招募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进入该市试运行,最终遴选出了两家企业获准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期限为半年的试运营,同时对市区内停放未经批准投放的互联网租赁共享自行车、电动车开展整治,及时制止个别共享车辆公司违规投放,解决共享车辆乱停乱放、挤占公共空间等问题,消除因其违规运营带来的安全隐患,净化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九江

  2021年4月11日,牌号为“H0001”的车牌正式安装在共享电动自行车上,标志着九江共享电动自行车全面开始携带停放牌照上岗,这也意味着,九江成为江西省首个共享电动自行车合规准入城市,此次九江共发放了2.8万块共享电动自行车牌照,且是由九江市城市管理局进行发放的,每辆车都有唯一的编号和二维码,实现“一车一码”。共享电动自行车上牌后,将能达到精准控制投放数量的效果,方便城市总量管理。同时,对违法行驶与乱停乱放问题将追踪到个人,保证市民交通出行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城市秩序规范管理,提升城市整体面貌。

(文章来源:桂林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