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园区标准化重在打造工业社区

  3月1日,泉州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首期交流对接会举办。该活动由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资源和规划局承办,旨在贯彻落实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部署,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现场,我市政府相关部门、园区运营主体、设计机构等齐聚一堂,聚焦标准化园区设计、建设与运营,展开脑力激荡,碰撞思维火花。

  □本报记者黄文珍

  通讯员陈永添文/图

  为企业集聚式发展提供服务

  活动现场,作为园区运营主体代表,福建奥飞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万洋集团等企业分享了在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做法与实践,探讨了园区标准化内涵、功能及布局等。

  “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什么能标准化。”在万洋集团总裁吴建明看来,软性的、管理方面可以标准化,包括产业准入、环境监管、安全生产、退出机制等。“园区是产业的载体,核心是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

  吴建明认为,工业园区标准化在于打造工业社区。泉州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生态优化抓手。“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基础雄厚,缺的是空间,园区标准化建设就是要把空间做大。广东提出了工业用地只增不减,同时旧工业区改造以工改工为主,守住了工业总体的空间容量,值得借鉴。”

  与会专家认为,园区标准化要结合所在地产业集群基础,突出主导产业,实现产城融合、资源共享、产融互动。由此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发展赋能平台,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让人能来、留得下,才能把集群做成规模。“产城融合体现在园区社区化。当今的产业工人不同于过去,他们工作更多地是为了改善生活,而不仅仅是求生存。为适应年轻的产业工人需求,园区标准化建设必须做到厂门口享受城市生活,家门口实现就业。把城市的生活形态融入工业园区,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弹性空间适应企业不同阶段发展需求

  作为设计机构代表,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分享了厂房建设标准化的高效集约与复合利用策略、园区标准化建设的框架搭建等主题及具体落地实践。

  “全球厂房标准化趋势主要体现在通用性、效益性、公建性、宜人性、建筑绿色化。”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厦门分公司总经理何贤晳分析,通用性在于园区可适用的产业类别多元化;效益性在于园区建设要考虑平效、亩产,以此最大幅度节约建造的成本;公建性则在于打造景观效益,这对城市、企业、工人形象等都具有正面效应;宜人性体现在建筑形象要对城市风貌负责任,将宜居与产城融合结合起来;绿色建筑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必由之路。

  何贤晳以伦敦奇斯威克产业园为例,分享了园区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特征。“该产业园面积不大,最大特点在于紧凑集约的用地布局,多层高密度建筑主体,简洁的建筑形象,在园区实现集约化、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何贤晳介绍,该园区采用了模块化的高效建筑空间,弹性灵活的厂办格局,以及集中便捷的公共空间。“许多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随着企业发展,对空间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弹性的空间设计,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壮大而带来的空间延伸需求。”

  在何贤晳看来,园区标准化设计有六大策略,包括土地利用高效化、建筑公摊集约化、平面分割弹性化、功能多元复合化、楼层利用立体化、客货人车分流化。“其中土地利用高效化,在现代厂房建设中,可将楼栋合并,这样用地就减少了。相同建筑高度,亩产、平效提高了。同时,在建筑造型上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以此提升建筑形象。平面分割弹性化,让建筑设计更具弹性,以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的可能性。”

  园区建设与城市环境形成良好互动

  “工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涉及三个层次问题,分别为产业、城市、园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长张凌分析,产业提升是核心问题;城市是产业发展与提升的载体,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是互动关系;园区是产业发展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具体表现。

  张凌认为,园区规划设计在考虑自身建设同时,应站在城市总体的角度优化规划设计,使园区建设与城市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在利用城市周边环境的同时,还应考虑规划设计可以对周边城市环境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绿色、低碳、智慧是园区标准化建设的趋势。”中节能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主任刘慧慧说,园区要通过聚焦科技创新,提高绿色生态建筑水平;推动绿色智慧运营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搭建绿色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园区低碳化、智慧化、数据化、精细化运营和管理。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交流对接活动,推动全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共识,“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常态化开展”。

  记者手记

  壮大“园区之林” 繁茂“工业之树”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在首期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交流对接会上,与会嘉宾就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内涵、设计、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不是简单建设工业标准化厂房,要综合考虑节约用地、绿色低碳、立面设计、产业配套、服务提升等理念。不同的产业对园区的容积率、建筑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工业(产业)园区的升级是产业更新,不是简单的腾笼换鸟,更需要把鸟笼做大。要引导园区立足现有的产业升级、又着眼未来发展,选择一到二个特色产业,鼓励企业就地升级。

  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不是产业地产,要避免出现类似房地产的一锤子买卖。新引进的园区运营企业和策划生成的项目要逐步提高厂房的自持比例,积极探索通过短期让利实现长远平衡机制,提高租售比,增强园区运营商参与园区招商、运营和后续建设的积极性。

  随着我市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号角的吹响,全市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正不断“换挡提速”。(黄文珍)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