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大棚里种出致富新希望

  ■本报记者于文博张玲玲

  2月28日,在召陵区老窝镇老许村的一座果蔬大棚里,53岁的许学勤熟练地给瓜苗绑绳、打头。“这个活儿忙完就到3月中旬了,接着就要打药、打瓜叉子,直到采摘前都闲不下来。忙着,俺高兴,心里也踏实。”许学勤说。

  在果蔬大棚里,许学勤种出了致富新希望。但是,在2016年之前,这是许学勤不敢想象的。2009年,许学勤的爱人患了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吃药。为了照顾爱人,许学勤只能在附近打零工。然而,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家里的开销:两个儿子正在上学,爱人看病借下10万多元的债务要还。许学勤一家人生活困难。2014年,许学勤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享受政府的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等。这减轻了许学勤家很大的负担。

  2016年,老许村建起了一批果蔬大棚。许学勤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承包了两座大棚,用来种植西瓜和各类蔬菜。

  “一开始种不好,经常遇到难题,村干部、农技人员经常过来指导。时间长了,我也学会了。”许学勤说,他每天起早贪黑,除了照顾家,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管理果蔬大棚上。打零工不稳定、收入低,而一座果蔬大棚一年的纯收入有一万多元。承包果蔬大棚后,许学勤家的收入明显增加。2018年,许学勤家成功脱贫。2020年年底,许学勤自己建起一座蔬菜大棚。“一年下来,三座大棚的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还不耽误我照顾家。”许学勤说。

  提起许学勤,村民无不赞他勤快、好学。“他勤快得很,我们都很佩服他。除了照顾家,他一心扑在大棚上,忙的时候早上4点多就到棚里了,连饭都顾不上吃。”老许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小伟说。

  几年来,善于学习的许学勤积累了不少种植经验,种的西瓜和蔬菜,收成都很好。很多村民在管理大棚蔬菜遇到问题就向他请教,热心的许学勤则有求必应。

  “忙起来高兴。”许学勤笑着说,他的大棚春天种植小吊瓜,夏天可以种辣椒,秋季可以种植芹菜、白菜等,一年能收两到三季。如今,许学勤的小儿子已经毕业,在许昌上班,大儿子也即将硕士研究生毕业。

  “有这几座大棚,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有盼头。”许学勤说。

(文章来源:漯河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