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加速完善整体布局 实现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自主可控

  “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是支撑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国家统筹资源,进行车规级芯片产业链部署,完善产业布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将‘卡脖子’的关键零部件领域掌握在自己手里。”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植下,中国芯片产业在关键前沿领域成效卓著,不断取得突破。然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范围内芯片代工厂排产、生产节奏被打破。2020年底,缺芯问题开始浮现。

  “缺芯问题暴露出我国在芯片领域存在重尖端领域突破,轻基础领域布局的产业问题。”王凤英对记者说道。

  相较近年来国内半导体企业在光刻机、光刻胶等高端领域对先进技术的频频突破,车规级芯片产品国内企业却涉及较少。车规级芯片虽然价格不高,但对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为何中国企业鲜少涉足,没能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

  王凤英对记者表示:“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单片价格仅1美元-3美元左右,价格低,利润低,且市场规模十分有限,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代工厂更愿意把产能优先安排给利润高的消费电子类芯片。因此,车规级芯片的几个国外行业巨头多为IDM模式,几十年来一直垄断着该市场,中国芯片企业难以切入。”

  对此,王凤英建议道,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长期机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要从顶层设计上,加紧长远战略布局,建立车规级芯片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长期机制,切实落实半导体产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保证产业技术全面布局并始终紧跟前沿发展走势,进而谋求产业结构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出关于推动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外,王凤英还将就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

  对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方面,王凤英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方向。然而,伴随着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产能利用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态势,优势产业聚集区域产能面临不足,但多地也出现大量产能闲置现象,带来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的流失,不仅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王凤英表示:“建议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布局一批动力电池、半导体、激光雷达等新兴细分领域特色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引导并鼓励有产能扩张需求的汽车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做大、做强中国民族汽车产业”。

  “引导汽车产业的发展立足现有产能,鼓励传统燃油汽车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纯电动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兼并重组产能利用率低或特别公示企业,通过升级改造为智慧工厂的形式充分对现有产能进行开发利用。”王凤英进一步说道。

  王凤英强调道:“科技创新,是汽车制造企业向前向上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中国品牌真正地与外资、合资品牌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并且,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领域,中国汽车已经有多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把握住机会就有可能实现超越及领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