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今年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但仍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目标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重要的税费支持政策。”在国新办3月5日举行的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国际司司长宋立表示,目前,我国的留抵退税主要集中在增量部分,即退还2019年4月份以来新增加的部分。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入手,明显加大了留抵退税力度。这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有利于企业恢复发展。

  具体来看,政策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优先安排小微企业。6月底前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为确保政策落实,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做到及时退付、应退尽退。二是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宋立称,今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后,今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存量,及时退还增量,对完善增值税制度意义重大。

  事实上,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后,各方关注的焦点无疑落至GDP增速的预期目标上。

  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介绍称,今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首先考虑了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经济稳是基础。经济如果不稳,就业、收入都很难稳得住,一些风险隐患也会水落石出。今年实现5.5%左右的增长,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就有基础,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其次,考虑了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过去两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5.1%。在疫情前的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6%—6.5%,当年实际增长6.1%。“十四五”规划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这些因素,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符合现阶段我国潜在增长水平,有利于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发展共识。

  最后,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我国的主动作为。去年我国GDP达到114.4万亿元,在这个基础上实现5.5%的增长,相当于5年前增长7.4%、10年前增长10.5%;对应的经济增量超过9万亿元,与世界上排第11位、12位的经济体一年的经济总量接近。

  谈及如何进一步实现今年经济增长“5.5%左右”的这一预期目标,向东称,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方面: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当然,稳增长不是只要速度不要质量,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今年财政、货币、就业优先等政策力度不小,财政支出超过26万亿元,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货币政策要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够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总之,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市场主体超过1.5亿户并在持续较快增长,宏观政策有工具有空间,同时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一定能够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向东如是说。

  若说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符合业内预期的,那么,2022年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控制在5.5%以内,无疑超出许多人的预料。要知道,去年在就业领域也仅仅是定下了“5.5%左右”的预期目标。

  向东坦言,就业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对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尤其如此。今年稳就业任务确实更加艰巨,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加到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此外,承载数亿人就业创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然面临较多困难。

  在此背景下,当被问到“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是基于哪些考虑时,向东回答道,主要考虑到就业攸关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必须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压实各方稳就业责任。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并在税费支持、特殊困难行业帮扶、重点群体就业等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了稳就业需要。强调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通过加大政策实施力度,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就业目标。当然,调查失业率是对全年而言的,不排除个别月份会高一些。”向东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