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退税!减税!2.5万亿元!意味着啥?

  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记者观察: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

  中国经济更有底气和韧性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财税政策方面的内容都有相当大的篇幅,不仅事关宏观经济稳定,也对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有重要影响。2022年,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如何实现“只增不减”?积极财政政策如何提升效能?

  记者张伟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如何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2.5万亿元,这个数字十分关键,这是今年全国上亿市场主体,将要收到的“减税退税”大红包。

  新增1.5万亿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账户,减税降费政策的最新变化,为企业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支持,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减税降费政策的“不变”,体现了“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的政策定力。

  从去年的1.1万亿元到今年的2.5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规模在不断变大,政策落实的时间也在不断提前,不仅带来助企纾困的真金白银,也释放出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积极信号。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将重点针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受疫情影响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减税降费政策的形式将更为多样,从不同层面为企业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具体的方式,比如在税率上怎样降低、在税基上怎样优惠,还有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全部缓交或者一定比例的缓交,实际上这也是减负的措施。

  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相比去年明显提前、加快,这将有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助力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企稳。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投资在结构上重视“两新一重”,特别是新基建,发力不仅仅是稳当前,还可以立长远,不仅仅改变投资的总量,更多的是改变投资结构,不仅仅提高投资效率,更要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