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陈保华:建议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600521.SH)总裁陈保华携2份议案、4份建议上会,其中包括提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养老服务法》等。

  陈保华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抢占全球竞争优势。“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法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陈保华观察到,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显现出诸多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如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及材料仍受制于人;人才欠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适应;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协调,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数据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能不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展迟缓等。

  特别是伴随数字经济新业态兴起,由于法律制度建设滞后,诸如网络诈骗、金融脱实向虚、资本无序扩张、平台经济发展不规范、债务风险趋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亟需坚决纠正和治理。”陈保华认为。

  2020年12月24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浙江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成为全国第一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此后,上海、广东、江苏、沈阳、湖南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地方性法规。

  此次陈保华建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经济促进法》(下称“议案”),是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制约因素和问题,着力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明晰权力边界与责任,规范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措施。

  目前的框架性建议稿共设包括总则、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治理、激励与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在内共计九章六十九条。

  具体来看,议案中明确规定数据定义、公共数据、非公共数据、数据管理部门职责;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个人数据收集利用、其他数据开发利用的要求;数据交易、数据安全、数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措施及责任。

  在数字化治理一章中,陈保华建议明确数字化治理定义、建立数字化治理体制机制、数字政务服务平台的同时,对基层数字化治理、城市数字化治理、交通数字化治理、治安防控数字化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除了运用市场主体的主力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作用力,陈保华认为发展数字经济还需注重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力,如资金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国家设立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以及相关的专项资金,用于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拓宽数字经济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将数字经济领域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以及紧缺人才纳入政府人才支持政策体系;举办专门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内国际展览赛事活动;在土地供应、电力接引、能耗指标、频谱资源等方面优先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数字经济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数字经济发展跨区域合作,推动重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数据标准统一、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协同治理和治理数字化应用。

  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其具体性质、特点实行分类监管,制定和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划和标准,给予数字经济发展相应的创新空间。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数字经济创新过程中出现的轻微行政违法行为,相对人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