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安定:“十有标准 四个突出”推进地震宏观观测点规范化建设

  本报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张新建)为充分发挥好宏观观测和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完善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机制,安定区以宏观观测点“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突出“十有标准”和“四个突出”工作措施,夯实全区群测群防基础,强化地震宏观监测预警效能,提高在“多灾种、大应急”环境下的“防大震、救大灾”应急能力。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硬件设施条件。投资2万元,对骨干宏观观测点制作宏观观测标识牌、工作制度版面、工作职责版面、观测点简介版面和宏观观测日志本等。观测对象家禽(鸡)达到1万只以上,家畜(牛、羊)30头(只)以上,观测点场地200平方米以上,通过逐渐完善,各宏观观测点硬件设施条件得到有力提升。

  突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宏观观测水平。对观测人员进行多次集中培训和观测点现场指导培训,印发地震宏观观测方法手册人手一份,通过培训学习切实提高了观测员的观测能力和水平。

  突出信息渠道建设,强化信息报送保障。为强化信息报送,全区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闭环信息报送工作微信群,并制定全天候宏观监测,做到对异常情况即时发现立即报告。

  突出补助资金保障,调动观测员积极性。将宏观观测点工作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观测点观测人员工作补助由原来的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6000元,充分调动了观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全区地震宏观观测点的标准化建设进程。

  目前,全区地震骨干宏观观测点规范化建设已达到有观测场地、有观测对象、有挂牌标识、有观测人员、有聘任证书、有职责制度、有目标责任、有观测记录、有信息报送、有工作报酬的“十有标准”,形成了对观测信息及时报告、月分析、季研判的常态化工作状态。

(文章来源:定西日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