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汇添富赵剑:大幅调整后 新能源板块估值已合理

  嘉宾介绍:赵剑,清华大学工学硕士,10年高端制造行业研究经验,2009年加入汇添富基金,历任行业分析师、高级行业分析师、基金经理。

  近期成长板块持续调整,随着2022年业绩向上,目前很多成长股估值已趋于合理?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怎么看?行业竞争加剧将带来哪些机会?光伏和储能赛道前景如何?对此,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赵剑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赵剑表示,经过调整,又随着跨入了2022年会看今年的盈利和对应估值,现在很多成长板块估值已经到了比较合理的位置。我们正处在第三次能源革命大时代,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很多重要的产业将实现崛起。

  其表示,随着新产业的竞争加剧,产业一旦集中度提升,意味着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还会扩张。头部企业的企业定价权盈利能力都会提升,所以也会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以下为文字精华:

  1、汇添富赵剑:新能源板块估值已趋于合理

  主持人:给大家讲讲这一波调整背后的原因?

  赵剑:开年以来其实是从12月份开始,新能源、半导体、军工、消费医药,调整幅度都比较大,在我们看来就是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确实这些板块过去两三年整个是涨幅比较大的,而且里面的话按照现在比较流行说法,不管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比较多,相对来说交易比较拥挤,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其实就是在这一轮调整之前这些成长板块客观来讲估值还是比较贵的,虽然说这些板块都是大部分公司不管成长前景等等其实都比较好,但是无论如何估值贵可能还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是导致下跌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第三,去年12月份的时候,国家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每年12月份定调第二年工作重点。其实去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很有特点的,当时是旗帜鲜明的提出来,就是2022年全国经济一个主要工作重点方向是稳增长。

  目前陆陆续续看到基建、房地产等推出很多稳增长政策,因为客观来讲今年2022年我们经济数据可能会有一定压力,既有经济周期,也有很强的时代背景。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其实是有一部分资金,会把投资重心放在稳增长板块。

  稳增长板块不管代表,比如说基建、房地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股票的估值是个位数,里面相对来说投资者比较少,所以就是说有一大部分资金转移到这些板块,所以我个人认为是上述三个原因,它是共同导致,其实过去几个月,一方面确实我们看到整个市场不太好,第二方面如果去看结构,这些成长性板块跌幅比较大,所以现在市场上也造了几个新名词,最早是“新半军”,很流行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后来又把它扩充了现在叫“新半军医酒”,医是医药,白酒。

  确实情况是这样的,说明一点问题,但我认为就是说这个股市它特别有意思,他经过这一轮比较大幅度一个调整,其实刚刚我讲这些不利因素,有一些在发生变化,我举一个最简单例子,比如说刚刚讲的之前涨幅比较大,过去下跌抹掉了很多涨幅,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股票其实从高点下来跌幅很大,错过一半甚至更多都有,当然有一些基本面比较好的,或者说比较硬核的,现在很多扛住了,相对跌幅比较少。

  估值贵的问题,去年三季度的时候,新能源行业还比较热的时候,当时特别流行一个估值讲法,叫2025年估值。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会用2025年估值,因为用2021年估值实在太贵了没法看。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又随着跨入了2022年会看今年的盈利和对应估值,实际上现在很多成长板块的估值已经是到了比较合理的位置。也就是说,现在不需要看2025年,看2022年就已经比较合理。

  以新能源为例,新能源现在大部分公司估值是20到40倍之间不等,这个估值和成长匹配度就比较高了,所以就是这些因素是在发生变化的。

  2、汇添富赵剑:第三次能源革命大时代开启

  主持人:低碳投资有哪些投资机遇?

  赵剑:中国2020年正式提出来“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实现低碳或者“碳中和”目标,其实是全人类共同诉求,所以这几年新能源转型如火如荼进行。

  平时去旅游,你能看到很多地方都是装了光伏板,其实近几年中国广大农村,会用光伏屋顶装得非常好,尤其是山东,山东是现在国内做得最好的,这几年渗透率提升最快。比如风电,欧洲很多风机,还有一个很典型是新能源汽车。

  我们正处在第三次能源革命大时代,这些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变革和方向。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重要的产业可能实现崛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大趋势,不会因为股票的涨跌而改变。

  这不是一两年趋势,这影响着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碳中和的时间是要到2060年,欧洲很多国家是在2050年前后,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代趋势。

  如果我们再把时间轴拉近一点,投资立足长远但还是要看当下,具体来看比如说我们以中国为例,我们怎么实现碳中和,怎么实现低碳发展,归根溯源来看这是我们所谓碳排放到底来自哪里,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非常重要,否则老说“碳达峰”、“碳中和”,碳到底来自于哪里。

  根据研究,中国每年现在大概碳排放是一百多亿吨,其中超过40%是来自电力行业,所以我们能看到为什么电力行业一方面是对火电机组,传统的排放大户做改造,其实中国历史上这几年一直在做,其实把部分有条件的火电机组改成燃气机组,天然气虽然也是含碳黑能源,但是他的排放量相比煤炭还是低很多。

  但是我们知道中国的资源禀赋不支持,我们是多煤缺油、缺气的国家,只有煤炭是自给自足的,所以更好的路是大力发展水电,光伏、风电。

  但是水电涉及到一个资源禀赋,其实中国通过过去几十年发展,水电可开发空间并不是很大,所以更大一块是用光伏、风电、未来氢能等,这是占比40%的最大一块碳排放来源。

  后面排名2-5位的其实差不多,每一个行业大概占中国一百多亿吨碳排放百分之十几,就是一些重工业行业,像化工、建材、有色,当然也包括交通运输行业,主要是我们平时开车,汽油车排放。所以剩下第二块是这些行业一个降碳,减碳,我们如果理解这个碳来自于哪里,其实我们也就能理解我们未来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

  所以第一块是刚刚讲的在这个能源领域,怎么样实现低碳排放。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要讲的重点我觉得也是一个投资重点,所以我们内部总结成了十个字,叫做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这十个字怎么理解,就是能源电力化字面意思比较好理解,能源,像石油、天然气、煤炭这是比较典型的一次能源没有经过深加工,我们要把他转化成以电为代表的二次能源它是比较清洁的状态。

  随着现在汽车领域新能源化革命,这是非常典型能源电力化方式,其实现在不仅仅是汽车领域其实很多工业领域,这两年搞得少,其实过去三五年中国在北方地区就一直搞煤改电,煤改气,这也是一种能源电力化方式,但是后来一方面是因为居民改造,一个高峰过去以后可能就差不多了,第二是刚刚讲的有一些资源禀赋的问题。

  后面是电力清洁化,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用光伏、风电、水电甚至包括核能等等,相对比较清洁能源来替代原来火电。因为中国我们的火力发电现在还是占绝对的主力这也是跟资源相匹配的,所以这是跟我们未来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具体来看就像您刚刚讲的,不管是光伏发电,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这个我们后面再详细展开。

  第二块刚刚讲的传统产业,我们要来实现替代,其实相当于传统产业,跟刚刚讲的产业不太一样,他实现低碳我们认为大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做一些大的技术改造,这个其实现在也是在很多领域在实施。

  比如说我举一个最简单例子,比如说钢铁行业,因为中国炼钢产能是占全世界一半的量。之前炼钢是要用炼焦煤作为还原剂,我们学过初高中化学,碳是非常重要的还原剂,现在一些头部的钢铁企业,尤其是一些以央企为代表的非常有社会责任,现在在尝试用氢作为还原剂,这个相比来说就是可以降低非常大量碳排放。

  3、汇添富赵剑:头部企业在竞争中持续胜出

  赵剑:近几年很多传统产业都在经历一个集中度提升的过程,看未来5-10年产业大趋势,比如说钢铁中国每年产量大概20多亿吨,中国占一半。这个总量我们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状态不太会增长。中国每年20多亿吨水泥产销量,可能看5-10年还是在这个附近波动,因为水泥下游,房地产,基建都不太会这样跳跃式增长。

  但是这些产业一旦集中度提升,意味着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还会扩张。一旦供给结构改善之后,这些头部企业的企业定价权盈利能力都会提升,所以也会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而像发电领域,能源替代不太一样。这些产业第一个就是看需求侧,刚刚讲的不管是钢铁、水泥,他可能看未来5-10年他的需求不太增长的,但是我们看新能源产业不是,未来5-10年其需求快速成长。

  以光伏为例,2021年全球新增150GW到160GW,市场现在有一个预测,预计到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每年装机会达到1500GW,相比刚才数字差不多十倍。

  水泥不可能增长200亿吨,但是电动车等新产业可以。2021年电动车销量是500万辆左右,渗透率大概5%,现在预测到2025年渗透率可以到40%至50%。

  伴随新能源发展,储能需要快速发展。新能源也有缺点,就是不稳定不连续,不像煤炭发电人为控制。光伏发电要看天,所以需要用储能做一个平滑。

  现在以中国为例,虽然现在国家提出双碳政策以后,光伏行业发展的速度会加快,但发展到目前为止现在新能源装机,新能源发电量占整体发电量比例还不高,比如去年光伏发电只占2%,加上风电也只有五六个点,所以实际上对电力系统并没有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渐提升,其实中国也快到临界点,需要大力发展储能,来平滑这个新能源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储能目前处在一个更早期阶段,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个也是跟产业发展阶段有关系的,过去两三年很多做实业的也看到这个行业巨大无比发展空间,所以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伴随着玩家增多,未来两三年会有一个竞争加剧集中的过程。近一两年一些领域,已经形成比较强的头部企业,能充分分享这个行业快速增长的大蛋糕。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