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巩富文委员: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应坚持“三个导向”

  截至2021年,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数字人民币正加速走进公众日常生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指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数字人民币试点已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在下一步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中,应坚持“场景导向”“创新导向”“实效导向”。

  在“场景导向”方面,巩富文委员建议面向数字人民币试点机构积极开放政府场景,加大社保、住房公积金、税费等政府缴费平台和交通、医院、水电气暖等民生服务窗口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政策支持;将数字人民币特色优势与连锁商超、生活街区等高频场景支付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促进公众频繁接触、了解并提升数字人民币使用意愿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还应丰富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应用维度。探索政府专项资金监管、企业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智能合约”应用特色场景;在促进公平维度方面,探索服务“三农”、弥合弱势群体“数字鸿沟”等方面的硬件钱包特色场景;在应急管理维度方面,探索“双离线”支付特色场景等。

  巩富文委员指出,坚持“创新导向”应重点突出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金融普惠创新。借助数字人民币的特有优势,充分激发其在金融普惠方面的潜力,助力解决“三农”领域和老年人群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快实现数字人民币在特殊领域和群体的普及。

  二是稳步探索跨境应用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将是必然趋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创新应未雨绸缪,立足“一带一路”,在中欧班列“长安号”上开展闭环式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探索有效路径。

  巩富文委员表示,坚持“实效导向”应牢牢把握两个关键:一方面,应坚持“量”“质”结合,解决“重城市轻农村”“避难就易”的问题,杜绝任务摊派、过度营销等推广模式,做到用户、场景、交易协调增长。另一方面,应重视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数字人民币知识,提高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让数字人民币在落地场景真正用起来、活起来。

(文章来源:光明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