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差异化实施电价加价政策 指导推进错峰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建议,差异化实施电价加价政策,积极指导推进错峰生产,给予配套协同处置企业一定电价补贴。

  差异化实施电价加价政策

  王诚介绍,受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用能用电成本快速上涨,水泥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较为严峻。全国南北方不同地区水泥企业现用电电价为0.6元/度至0.7元/度,水泥行业用电平均成本为0.65元/度。目前,中国水泥行业生产一吨水泥电耗一般水平为90度左右,结合水泥行业都已配备余热发电系统可替代1/3的用电量,生产一吨水泥外购电在60度左右。粗略测算,当前水泥生产成本中,一吨水泥电力生产成本为39元/吨。以2021年为基准,全国水泥产量23.6亿吨,电力总成本为920亿元。电价上调给水泥行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电价上调时间和幅度不一致,将会导致水泥生产成本增加不同,带来市场不公平竞争的同时,可能加剧水泥区域流动竞争,行业效益稳增长面临挑战。”王诚指出。

  对此,王诚建议,差异化实施电价加价政策,积极指导推进错峰生产,给予配套协同处置企业一定电价补贴。

  “煤炭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建议对能耗缺口大的地区继续开展常态化的错峰生产,减少煤炭需求,增加煤炭供给,推动煤价回落,缓解电力企业以及下游用电企业的经营压力。此外,建议各地电价上调标准尽可能趋同,避免不公平竞争。”王诚建议。

  推进水泥行业减碳降碳

  在王诚看来,水泥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与其他高碳耗能行业不同,水泥工业产生的碳并非来自于最终产品水泥,而是半成品熟料。生产一吨熟料要产生840公斤至850公斤不等的二氧化碳。而半成品熟料的碳主要来自原料碳酸钙的煅烧分解,这一块排放量占到总排放量的63%左右。煤炭和电力占37%,其中,煤炭占35%左右,电力占2%左右。

  结合行业实际和政策要求,就水泥行业减碳降碳,王诚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上拿出实招。建议全面优化结构,在产业升级上下足功夫。建议大力延链补链,在产业链完善上积极作为。

  王诚建议,借鉴电力、钢铁行业碳核定标准模式,加快制订水泥行业统一的碳基础核定标准,更加合理科学地分配碳权,引导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各省市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对不履行行规行约的水泥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保障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平稳有序顺利进行。继续支持水泥行业对外发展,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中去,积极谋划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布局,实现互惠共赢。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