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宏观调控政策实 微观支持力度大

  “预算报告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政府工作报告一脉相承,政治站位高、大局观念强,彰显了‘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展现了中央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采取了‘真金白银’的具体举措,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谷剑锋说,2021年,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良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全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谷剑锋表示,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下行、疫情形势变化给财政收入带来的压力,统筹盘活财政资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稳定向上的财政环境。具体看,有五方面突出亮点。

  一是减税退税力度空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动力。中央财政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要求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由10%降至5%。预计全年减税退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着力建立“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是统筹盘活资金力度空前,充分挖掘财政资金资源潜力。中央财政在全国范围内加强财政资金优化配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万亿元,增长3.8%,同时积极盘活资金,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3万亿元,收入总量达23.3万亿元。

  三是中央对下转移支付力度空前,保障地方政府有序运行。中央财政在大幅减税退税、财政赤字减少2000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规模近9.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全力支持地方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四是中央本级过紧日子力度空前,更好节用裕民。中央政府坚持从自身做起、引领示范,精打细算过紧日子,致力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扣除中央国防武警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储备支出后,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在连续多年严控中央部门支出基础上,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五是民生投入力度空前,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中央财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明确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4元,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10元,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