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5G基站今年有望突破200万个!金融活水如何浇灌数字经济花开?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上,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142.5万个,今年有望突破200万个。要继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同时考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演进方向部署技术研究。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全国两会上,数字经济是最大亮点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包括强化政策引导、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

  数字经济大潮澎湃,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多位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形式,为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提供金融支持。

  多方面发展数字经济

  在今年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数字经济首次单独成段,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体包括: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多位代表委员也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大脑’,建议支持全国重点省区市先行先试,顶层统筹规划,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经济的产业底座,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建垂直行业平台。”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说。

  针对当前“数实融合”过程中,技术应用与不同行业需求的适配性不强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应以“技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思维破解难题。推进数字化转型技术标准制定,促进工具间集成打通,降低传统企业使用门槛和成本;统筹安全与发展,前瞻研究新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与治理规则,探索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

  作为衡量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算力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目前算力网络在标准路线、体系架构等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破解创新研发基础薄弱、产业现代化水平低、算力需求尚待激发三大难题。

  金融业如何助力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十四五”阶段政策重点发力的方向。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图片来源:《“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围绕这一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认为,银行业可结合科技企业发展阶段特点、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采取更加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还付方式,如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为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规划》也明确提出,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投融资形式也可以进一步创新。“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商业银行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可出资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此外,在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银行可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和科技支行等,助力企业创新。”刘峰称。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重要的投资机遇。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张光耀日前表示,中长期看,数字经济和“双碳”目标将对我国经济运行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基于数据这一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发展将对经济的生产、消费、产业链、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