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集成电路人才需要融合式培养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设全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天水聚集区的提案》,从打造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聚集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创建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等维度提出建议。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水平提升和人才培养,黄宝荣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分享了他的建议和看法。

  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协同创新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快速发展,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国家信息化建设,但发展任务依然紧迫。除封装测试外,集成电路设计、材料、设备、制造等其他环节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这对增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黄宝荣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要实现集成电路长周期的快速发展,需要政策、企业、平台、人才形成合力,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着力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之间协同创新,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在工业互联网架构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工艺、制造装备以及原材料制备深度融合,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高端化、供应链现代化。

  二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发挥政治制度优势,聚力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进集成电路产业“从0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突破高端芯片、装备和工艺技术、关键材料、设计工具等“卡脖子”难题。

  三是打通创新链与应用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平台,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是夯实人才根基。进一步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加强高校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的高水平人才,打造既有很强创新能力又懂市场运作的集成电路产业领军人才团队。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需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黄宝荣表示,要落实好现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资源有效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高度融合,为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集成电路人才需要融合式培养

  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突破的最关键要素之一。黄宝荣表示,集成电路人才往往需要融合式培养,产教融合的必要性愈发凸显。

  围绕甘肃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黄宝荣建议,支持高校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兰州大学等高校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试点建设,设立集成电路相关学科、开班定向培养班等,并在甘肃集成电路企业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打造封测产业聚集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围绕促进校企融合创新、协同攻关,黄宝荣建议国家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优势企业、重点高校,在甘肃省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集成电路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进一步促进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技术合作和成果转化,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补短板强链条,为做精做强集成电路封测产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