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3月12日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三大运营商2021年日赚超4亿元 5G商用进一步落地

  【证券日报】

  中医药振兴发展需要顶层设计中药集采与创新最受关注

  2022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引发中医药行业代表委员热议。

  “这对中医药行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中医药振兴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政策、传承创新、产业发展、医疗服务、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发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执行董事唐纯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新冠病毒抗原自测放开有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

  3月11日,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同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指出,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三大运营商2021年日赚超4亿元 5G商用进一步落地

  三大运营商齐聚A股之后,迎来首次同台业绩大比拼。3月11日晚间,据中国联通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279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全年利润总额17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4.2%。

  同日晚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公布了2021年年度及2022年1月份至2月份的经营情况。

  中国移动发布的公告显示,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448.77亿元至8525.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43.07亿元至1164.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72.85亿元至1093.28亿元。

  【证券时报】

  签字保代被监管两创业板拟IPO公司中止审核

  因中介机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今年1月26日起,一度多达60多家IPO企业中止审核。近日,又有两家创业板拟IPO公司,因为中介机构出事而“踩雷”中止。

  3月10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崇德科技”)、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智科技”)创业板IPO双双中止审核,原因均为签字保代被证监会采取监管措施。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降息预期升温

  3月11日,央行发布2月份金融统计数据。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同比少增5948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至9.2%。普遍低于市场预期。

  市场人士预计,由于社融、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市场对人民银行进一步降准、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人民银行适度动用利率工具与存款准备金工具的可能性上升。

  电子烟重磅管理办法出台非烟草口味电子烟被禁

  去年至今,电子烟行业跌跌撞撞,政策面上消息不断,行业监管愈来愈严。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5月1日正式实施,除了严格准入,企业上市也要经过烟草专卖部门同意。

  另外,国家烟草专卖局3月11日发布《电子烟》国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要求3月17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给项目组,时间可谓紧迫。这里面一则爆炸性内容是电子烟不能有非烟草口味,意味着电子烟吸引力大大降低。

  【上海证券报】

  恒生科技指数创新低南向资金买入互联网公司

  3月11日,恒生科技指数跳空大幅低开,早盘一度跌近9%,截至收盘跌幅缩窄至4.28%,再创新低。自2021年2月18日盘中创出11001.78点的历史新高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幅已超60%。南向资金和产业资本纷纷拿出真金白银表明态度。

  近7日南向资金流入数据显示,互联网公司是南向资金重点买入对象。其中,腾讯控股获南向资金净买入81.43亿港元,占了近3月买入量的一半;美团、小米集团分别获净买入61.06亿港元、15.32亿港元。

  医疗、券商板块领跑 A股再度上演V形反转

  A股市场昨日再度上演V形反转,三大指数全线翻红,创业板指领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41%,深证成指涨0.62%,创业板指涨1.15%,券商、农林牧渔板块大幅走强。

  昨日午后券商板块的强势拉升,对指数的反转功不可没。截至收盘,中银证券、华林证券涨停,中金公司涨逾9%,中泰证券、山西证券等纷纷跟涨。中银证券分析师林媛媛表示,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低估值下,更加坚定看多券商未来走势。若海外局势缓和、市场估值修复重新带动交投活跃,将有望助力券商板块走强。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制造”坚如磐石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动力电池价格占整车成本近一半。然而,从上游镍、钴、锂等资源,到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关键原料,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纷纷上扬,让电池生产企业和主机厂不堪重负。

  “此次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单靠产业链的某一环节很难消纳全部上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担心,如果电池涨价幅度超过新能源整车企业可承受的程度,极有可能出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下降的局面。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