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今年是一个布局之年,权益的最佳时点可能在三季度

  原标题:策略首席3小时讲透“稳增长”下的投资逻辑!戴康:今年是一个布局之年,权益的最佳时点可能在三季度

  来源:聪明投资者

  过去一周的市场,可以说和过山车一般。

  连续下跌数日后,金融委重磅发声,政策利好下,市场强势反弹。

  那么,现在到没到抄底的时候?市场一致预期的“稳增长”要开始发力了吗?

  2022年开年第一场价值研习社,聪明投资者请到了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聊的就是这一轮“稳增长”下的投资机会。

  先看几个戴康在现场非常鲜明的观点:

  “今年应该是个布局之年,权益的最佳时点可能在三季度,明年大概率市场会恢复上涨。”

  “我把它看作是一个期权,如果经过一轮稳增长,效果不太好,那这个时候股市有可能会掉下来,因为经济数据不行,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期待有新一轮的稳增长的加码,所以它是一个期权。对于稳增长来讲,今年逢低布局就ok。”

  “如果今年要布局股票,我会优先买港股,谁先趴下谁先站起来。”

  对于一直表现不佳的地产股,戴康的观点是:

  “稳增长第一个要买的是地产股,因为地产股本身对于政策的敏感度是更高的。”

  “所以这轮稳增长,对于地产股,地产数据好了,就不能再买稳增长了,只要地产数据不好,稳增长就可以逢低买,因为地产好了之后政策又要收紧了。”

  “今年如果配置股票就要买低PEG的股票,尤其是业绩预期上修的低PEG品种,过去三年谁讲估值,谁输在起跑线,今年要讲估值,因为全球流动性总闸门美联储紧了。”

  “历史上从T0到T1阶段,都是偏周期类的股票和稳增长周期类的股票,从T0到T1,如果你是做相对收益的,你只要看到政策定向转向,就要买稳增长的板块,因为历史经验是有超额收益的。

  所以一般来讲,价值股在T0之后表现是最好的,因为稳增长链条大部分是价值股,价值股好于成长股,好于消费股。”

  除了认为今年是一个布局之年,戴康还给了一个建议,如果未来要买基金,在市场难发的时候买比较好,不一定是在基金最难卖的时候去买,因为基金最难卖的时候,通常市场已经涨了。

  戴康在大势研判、行业比较、主题研究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拥有十二年A股投资策略研究经验,并连续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金牛奖。

  去年政策对A股和港股市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此次戴康也提醒投资人,今后大家对于政策的敏感度要大幅上升,要增大对政策的研究和理解。

  “稳增长”作为今年的主线之一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戴康强调,今年对于稳增长来讲,逢低布局。

  聪明投资者摘取戴康在现场的金句,全文超万字,如果想了解完整逻辑,可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关注即将上线的完整课程。

  全球市场现在最麻烦的是高通胀,稳增长效果可能不及乐观投资者预期

  1,2021年全球是通胀加宽松。2021年海外的目标是改善疫后经济,国内目标是共同富裕,调结构。

  2022年海外的目标变了,主要目标不是改善疫后经济,是降低通胀,因为通胀很高。国内目标是稳增长、调结构。

  2,最近地缘风险在明显地发生。俄罗斯是能源原材料输出大国,在他的供给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依然是比较强劲的。

  我们今年并不看空大宗商品,但是大宗商品的上行会比去年要缓和一点。目前由于地缘的政治风险,我们认为今年的大宗商品还是要相对乐观一点,它不一定就趋缓,它可能还是保持。

  由于海外经济的增长会从高点慢慢放缓,而货币政策开始收紧,这个时候海外股市的下行压力就会增大。今年我们是看空美股的,美股目前的跌幅还不够。美债继续跌,海外应该是一个滞胀的局面。

  3,美国债务高,金融市场需要稳定,但是都抵不过一个高通胀,因为美国的高通胀现在基本已经是过去40年的高点。

  4,我们在去年底思考今年A股的核心矛盾其实就是两个:

  第一个,海外美联储会怎么样?

  第二个,中国的稳增长会怎么样?

  第一个预期差,去年年底市场倾向于海外要走向衰退。但是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滞胀,它的高通胀没有那么轻易能够下来,所以美联储的紧缩节奏会加快。

  第二个预期差,大家都关注稳增长,我也认为中国的稳增长会符合大家的预期,但效果最终可能会不及乐观投资者预期。

  我们当时的判断是,这两个核心矛盾可能都会出问题。

  5,在上一轮的加息中,美联储是经过四到五年的时间,从Taper到缩表,而这一轮从Taper到缩表,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始了。

  而且俄乌的地缘风险甚至加剧了全球的通胀预期,现在来讲,对于全球的市场来讲,最麻烦的是高通胀。

  6,对于国内来讲,我们相信市场如果要对这轮稳增长有更强的信心,可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地产,中国稳增长最关键的问题是看政府对于地产的态度。因为中国房地产带动的产业链依然是举足轻重的。

  第二个,有没有更高级别的决策给稳增长背书。

  稳增长逢低布局

  7,我把稳增长看作是一个期权,如果经过一轮稳增长,效果不太好,那这个时候股市有可能会掉下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期待它有新一轮的稳增长的加码,所以它是一个期权。

  对于稳增长来讲,今年逢低布局就ok。但从中期来看,如果它不大松地产,信用反弹的力度大概率偏弱。

  8,这根黄线是Wind全A走势,蓝色这根线是全部A股的企业盈利,我们比较能确定的是2022年企业盈利是这么走的(如图),我们用这个框把它框出来了。

  在去年底的年度策略展望《慎思笃行》中我们把历史上企业盈利从高点回落的中后期框出来了,发现黄色线(Wind全A)都是跌的。

  今年企业盈利增长出现一个幅度比较大的回落,如果分母端没有很大的对冲力量,它是挡不住的。

  9,历史上的稳增长,我们用红色的虚线标出来了,会发现红色的虚线大多发生在蓝色线(A股非金融企业盈利)下来偏中后期的时候,但这一轮它发生在偏中期,所以稳增长有一点点早,代表着在企业盈利的下行力量大部分没有卸掉的情况下稳增长,如果稳增长的力量不够大,它难以挡住市场的压力,这就是今年我们面临的问题。

  如果今年估值收缩,市场就要慎思笃行

  10,今年应该是2019年初金融供给侧慢牛以来的首个压力年,今年的调整是针对过去三年的一个调整。

  11,如果今年的A股非金融的业绩增长是零,我们就要看A股的估值是怎么波动的。如果估值是向上的,股票就涨,如果估值向下的,股市慎思笃行。

  这个柱子就是每年的估值情况,我们看到蓝柱子是估值扩张,黄柱子估值收缩,一共有三次连续两年估值扩张,第三年估值都是收缩的。

  上一轮16-18年估值收缩得很厉害,去年估值大概收缩了14%左右。2016,2017年估值收缩和这一轮相仿,如果看图说话,今年黄柱子的概率大,因为14-15年估值扩张和这一轮相近,2018年还是一个中大级别的熊市,这一轮估值也要收缩,今年市场就慎思笃行。

  12,这是A150,就是2017年以来,剔除次新股涨势最好的150只龙头股,它的估值水平现在历史上是正一倍标准差。

  2010年1月份,黄色这根线是A股非金融剔除150只龙头股,现在处于历史的均值水平。

  我们可以知道,A股现在的估值龙头股偏贵,非龙头股正常水平,所以市场难言便宜。

  13,春节我们提出虎年会有一个开门红的反弹,因为之前跌得太多了。有可能现在还处于反弹的过程中,但是这个反弹要略微谨慎一点。

  第一个,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我认为已经比较充分了,美联储未来的问题是缩表。所以它再跟你讲加息已经对市场没有太大的影响了,市场已经被虐惯了。

  第二个就是稳增长的政策大概率还会密集落地。

  第三个,今年1月份前两周是主动管理型的私募坚决减仓,后两周触发了量化私募的减仓。

  但是这个行为在1月春节之前基本结束了,因为跌了那么多,该减仓的都已经减仓了。

  所以它会引发一个技术性的反弹,也就是春节之后总体是个技术性的反弹。

  地缘政治不改变股市趋势

  14,地缘政治不主导股市的趋势。

  这根黄色线是美股标普500指数。相对资历浅的研究者会误认为战争冲击都是股市买入机会,这是第一层。

  但是比买入机会更准确的应该是什么?你会发现战争从来不影响股市的趋势,股市原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

  所以我们更应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它对于总量的趋势没有太大的影响,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如果市场本身是向好的,战争出来之后,你应该逢低买入,它给你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调整买入的契机。

  如果股市是往下走的趋势,战争出来之后,你要当心点,要利用这个反弹,这个时候你可能要减。

  今年是宏观策略对于股市有比较大驱动的一年,这波杀下来是没有钱推上去的

  15,今年大家觉得难做,有点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因为今年的市场股价和行业基本面变化的关联度比较低。

  举个例子,新能源车为什么杀那么多?新能源车目前披露的销量基本面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反过来说,房地产今年为什么跑得好?房地产1月份以来,也不是没有听过它的负面新闻,而且1月份房产销量也是不行的,房产投资也不行,它的基本面的数据都是不行的,但是房地产板块跑赢了。

  今年到现在企业盈利预期是上调的,股价倒是跌的,也是有点奇怪的。因为今年是宏观策略对于股市有比较大驱动的一年。

  16,地缘政治的波动,它会使得市场加剧。我们很难判断接下来的地缘政治风险的衍生情况,但它也不影响股市的趋势,我原来认为是个小“慎思笃行”,现在如果我们假设这个地缘政治风险未来变得很差,逆全球化越来越剧烈,大家要更加当心一点。

  地缘政治风险给大家带来了不确定性,其中不仅是打仗带来的风险偏好的下降。因为今年的问题是高通胀,是滞胀,这个地缘政治风险会引发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升温。

  17,今年是美国坚决紧,中国是有节制地松,所以就会产生问题。全球老大坚决紧,老二有节制地松,今年全球股票市场就有一点麻烦,不像2019年初。

  18,也有人说现在像2016年初,因为上来就暴跌,2016年1月份上来就熔断,他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是2016年和现在比较像的是,同样经历了2013、2014、2015年起势的亢奋期。

  2019、2020、2021亢奋期,一下子冻住了。

  好比小时候老师告诉我,我这次考试考了100分,我特别亢奋,我心想我回去和父母讲,把考卷给他们看。后面接着一句,老师说卷子翻错了,100分是前面小明的,你是59分,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个心情的变动。

  19,去年2月份杀下来一波,以茅指数为代表,后面3月下旬之后就起来了,尤其是宁指数,慢慢地起来了。

  大家有没有期待今年1月份杀下来之后,重复去年2月份杀下来的剧情?

  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因为它经历了三年亢奋,一下子给你冻住,你会发现没钱了。

  去年春节前基金发得非常好,在2月份杀下来的时候,这部分基金还没建仓,赶紧买上去。

  而这一轮其实公募基金的发行不是1月份才开始冷的,在去年四季度后期,就有点难发了。所以这波杀下来是没有钱推上去的。

  20,我们给大家的一个建议是,在座的各位如果未来要买基金,基本要在市场难发的时候买比较好,这个大家也比较容易理解,不一定是在基金最难卖的时候去买,因为基金最难卖的时候,通常市场已经涨了。

  今年是一个布局之年,权益最佳时点在三季度

  21,今年是个布局之年,权益的最佳时点可能在三季度,明年大概率市场会恢复上涨。

  因为在三季度的时候,企业盈利掉的力量被卸下去了,所以接下来的表观业绩不会变得更差了。

  第二个是三季度的时候,美联储的缩表已经很清晰了。

  第三个是我们都知道四季度有重要的大会,所以三季度的政策一定是友好的,很清晰。

  从T0到T1,买稳增长,价值股在T0之后表现最好,社融拐点出现后要往成长的方向去配

  22,从市场对于政策的感知来看,每一轮“稳增长”周期会有几个重要时点:明确的定调转向(T0)、初始政策落地(T1)、密集政策验证(T2)。

  从市场对于政策效果的确认来看,再有2个观察时点:社融上行拐点(T3),盈利拐点(T4)。

  蓝色线是A股非金融利润增速,黄色线是社融规模存量的同比增长。

  历史上四轮稳增长周期分别是2008-2009、2011-2012、2014-2015、2018-2019,这一轮基本就是2022年,大致上有一点规律,每隔三年来一出稳增长,它和经济和库存周期的波动是有关的。

  从政策底到盈利底,一般是两到三个季度,就是稳增长政策出了,盈利见到底部,大概两到三个季度,意味着今年年中表观盈利基本要见底,稳增长从去年12月份开始。

  23,稳增长T0和T1,它都不是市场企稳或者上涨的充分条件。这四轮的稳增长从T0到T1,上半部分大部分都是绿的。

  因为盈利在大幅度往下去,刚稳增长,托不住它。

  所以稳增长,T0,T1的时候,从绝对收益的角度应该是没有的。

  24,在T2,T3的时候,红字慢慢多起来,但并不是说每一轮都是相同的。这一轮稳增长政策有点像2012年,但和2012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有“二十大”,所以它一定要稳,它在二季度可能会加码稳增长。

  25,如果大家关注稳增长的板块,如果它数据不行掉下来,我们可以买,两会之后要验证数据了,如果一季报不好,掉下来,我们可以买,因为四季度有大会。

  我们处理慎思笃行的市场要审慎一点,追高就有麻烦。

  26,历史上从T0到T1阶段,都是偏周期类的股票和稳增长周期类的股票,从T0到T1,如果我是相对收益投资者,就会买稳增长,它不一定有绝对收益,但是它有相对收益。

  如果你是做相对收益的,你只要看到政策定向转向,你就要买稳增长的板块,因为它大概率是有超额收益的。

  所以一般来讲,价值股在T0之后表现是最好的,因为稳增长链条大部分是价值股,价值股好于成长股,好于消费股。

  27,T3社融拐点之后,偏成长类的股票开始明显增多,成长类的股票开始慢慢地跑赢了理论上来讲,社融拐点出现之后,我们应该要往成长的方向去配。

  但今年有个特殊性,因为美联储收紧是压制成长股的,而美债利率今年会主导成长股,所以今年就比较复杂,如果今年没有美联储收紧,我们现在就应该买成长股,因为成长股在T3社融拐点的右侧要开始跑赢。

  28,今年美联储是快速地紧缩,中国央行是松的。我给大家一个经验,就是当美债利率往上、中债利率往下,历史上来看,A股的高估值股票跟着美债利率。

  上一轮我做过一个测算,美债利率每上10个bp,创业板跌3%+,所以回过头来看,最近创业板的表现还不错,短期来讲,因为美债利率不再上了。

  当然,因为全年还得上,所以今年创业板还是有压力的,创业板这波大概率是反弹,不是反转。

  只要地产数据不好,稳增长就可以逢低买

  29,地产一般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数据不好,现在就是数据不好,然后政策落地,数据改善,现在没有改善。最后,数据好了就要收紧了。

  所以这轮稳增长,对于地产股,地产数据好了,就不能再买稳增长了,只要地产数据不好,稳增长就可以逢低买地产股,因为地产好了之后政策又要收紧了。

  你越不好它越要出政策,你越安全。你好了,你就不安全了,因为它就不给你出政策了。

  30,未来如果稳增长,要买的是地产股,因为地产股对于政策的敏感度更高。

  31,如果现在大家手里有地产股,地产数据越差你越安全,因为地产数据越差它接下来还是稳增长。地产数据一好离收紧不远了,你就得跑了,因为长期对地产是不利的,所以地产股没有趋势性行情的。

  今年要买业绩预期上修的低PEG的公司

  32,滞胀今年有点麻烦。

  从估值水平来看,宁组合还是偏贵,创业板不贵,但也不算便宜。

  33,今年要买业绩上修的低PEG的公司,因为过去三年美联储是宽松的,都不讲估值,今年要讲估值,从自上而下的视角来讲,美联储这么快地收紧,我们要去看低PEG的有哪些相对会比较好,低PEG容易有估值陷阱,所以要买其中业绩上修的,今年容易上修的集中在上游和稳增长领域。

  34,今年的疫后修复也可以去看。

  中美疫情受损相对疫情受益股的走势是惊人的相似,在去年初就见底了,美股的相对走势和没有发生疫情是一模一样了,zoom已经从高点下来跌了70%+了。

  我们相信股票市场是聪明的,大家都是聪明的投资者,这一轮的疫情是奥密克戎,海外的部分人已经把奥密克戎看作是疫苗了,因为它的毒性比较低,所以中国的疫后修复股和稳增长一样,类似个期权,如果数据不好掉下来了,可以逢低布局,因为终点是修复。

  总结:如果看得长,今年也可以买股票;如果对波动容忍度低,三季度是一个更好的配置机会

  35,今年是慎思笃行,今年的主线就是滞胀和稳增长,稳增长是确定性之一,但是大家不能简单认为稳增长就是地产基建,不是这样的。

  因为中国在往高质量发展方向去,那什么是稳增长?基建地产是旧式稳增长,地产、建材。

  36,疫情修复也是旧式稳增长,因为政府会越来越鼓励弹性防疫,经济下行压力大,不能再把防疫搞得太刚性了,所以有一些品种像旅游、酒店这些,如果跌下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逢低去布局。

  37,新基建、数字经济也是新式稳增长,所以像风电、光伏和数字经济这块杀下来,在反弹的过程中也有机会。

  38,今年应该是布局之年,如果我们看得长,今年也可以买股票,因为长期来看,基金发不出去的时候,反而是你买股票的时候。

  如果你对于波动的容忍度没有那么大,不希望回撤15%以上,在今年三季度有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配置机会,主要是业绩预期上修的低PEG的一些方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