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上市公司公告错误频出 多位董秘曾收监管函 格力公告曾把出生写成“畜生”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再有上市公司出现“乌龙”公告,这次轮到了和而泰。

  16日晚间,和而泰发布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其聘请的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不过,该份法律意见书的标题,将“临时股东大会”写成了“临死股东大会”。随后,和而泰修正了上述问题。公司相关人士回应称,标题写错了,公司已撤回修改。

  同花顺数据显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目前还担任着数百家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如此错误确实令人诧异。

  对于此次事件,有股民在和而泰股吧称,“信息披露凸显公司管理水平”、“丢人啊,明天不管高低都要清了它”。

  值得一提的是,和而泰的年报就曾出现过更正、重发的情况。4月8日,公司发布202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在2021年报中将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2021年收到的军品增值税退税共计3318.54万元认定为经常性损益。由于首次收到军品增值税退税,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将该笔退税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因此将非经常性损益调增2089.69万元。

  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公告闹出“乌龙”的不在少数。如将“临时股东大会”写成“临死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不止和而泰一家,这几年还有洲明科技、中航重机、智慧松德(现称福能东方)等公司在其发布的公告内也犯下类似的错误。

  此外,格力电器此前发布的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也闹了乌龙。出现了“张伟,男,1976年畜生”的字样,在被广泛报道后,该文件被更正为“张伟,男,1976年出生。”

  菲利华则在数字单位闹出大乌龙。2018年3月公司发布年报显示,菲利华的董监高成员个个都有超高年薪。其中,董事长吴学民110亿元、总经理商春利88亿元、董事、副总经理周生高79亿元、财务总监李再荣78亿元、董事会秘书郑巍65亿元等。随后,菲利华发布更正公告,将“亿元”变更为“万元”。

  除了把文字、单位写错,还有将公司名称误写为其他公司。去年3月26日,哔哩哔哩公告的第一页中“本公司”前的具体公司名称误写为“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信息披露错误,部分公司董秘收到监管函。如菲利华董秘郑巍、激智科技董秘徐赞就曾收到过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监管函。

  蓝英装备更曾因为1日之内连发5份更正公告,涉及董监事会决议、财务决算报告、股价异常波动公告等更正内容。对此,深交所在2018年4月27日下发监管函,要求蓝英装备董事会和董秘及时整改,杜绝再犯。

  对于信披出错的原因,大多公司解释为疏忽,如激智科技和蓝英装备曾解释为“工作人员失误”、“工作人员疏忽”。

  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员宋清辉指出,上市公司公告作为企业对外传递信息的重要文书,理应严肃严谨。类似的信披疏漏无疑会对中小股东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损害公司的形象。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