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和佳医疗“绩优股”变形记:原控股股东巨额套现投资酒业 或面临大额赔偿

  原标题:和佳医疗“绩优股”变形记:原控股股东巨额套现投资酒业,或面临大额赔偿

  来源: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 记者 王瑜 于娜 北京报道

  5月23日,因原控股股东非法挪用资金、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佳医疗”)召开了线上业绩说明会。相比于公司的经营情况,投资者更关心公司如何向实际控制人郝镇熙追讨资金、走出泥潭。

  在和佳医疗5月23日发布的投资者交流实录中,49位提问的投资者中,有24位投资者反复发问:郝镇熙什么时候还钱?和佳医疗什么时候“摘帽”?

  对此,郝镇熙也“不厌其烦”地重复一套话术:“本人正积极组织资金、资产解决占用问题,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争取在6月30日前确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并及时披露进展情况。感谢您的关注。”

  首都经贸大学法学院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徐化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其中也包括控股股东的违法行为,如果董事、高管也参与了违法行为损害了股东利益,股东也可以起诉他们。另外,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对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投服中心可以依法支持投资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普通投资者也就是中小股东可以通过投服中心维护个人利益。

  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和佳医疗的“至暗时刻”。11年前曾经头顶“肿瘤微创治疗设备第一股”光环登陆创业板的明星公司,或将面临黯然退市和大额赔偿的局面。

  “希望十年”迎来的退市警告

  2022年4月29日,和佳医疗公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但审计机构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年报中称: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原因是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审计受限、应收款项减值计提、诉讼及预计负债事项。

  由于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公开资料显示,和佳医疗成立于1996年,主要业务是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国内首家能够提供完整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2011年,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2021年初,董事长郝镇熙在2020年年报中首次发表《和佳医疗2020年致股东信》,宣布“走向下一个充满希望的十年!”

  但十年之约的开端就是惨烈的分手大戏。

  2021年12月31日,郝镇熙和妻子蔡孟珂与北京星之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星之福”)签订了《控制权转让协议》,转让持有的公司16%的股票及所有股东权益。2022年1月14日,和佳医疗披露,因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7位董事、独立董事提出辞职。新控股股东——北京星之福重新提名了7位董事、独立董事候选人。

  但和佳医疗上述股权转让并不顺利。因郝镇熙夫妇累计司法冻结股份数量占其数量比例为100%,导致北京星之福与郝镇熙夫妇无法按既定计划交易过户。

  随后不到1个月时间里,和佳医疗发布多份公告,涉及郝镇熙存在未披露的股份被财产保全、违规对外担保、未披露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多个事项。

  和佳医疗在公告中称:在未告知公司的情况下,原控股股东郝镇熙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合计约4.5亿元,包括郝镇熙间接通过融资租赁业务占用资金近4亿元,及直接通过员工借款、关联方预付等形式占用资金逾5千万元。

  另外,截至2022年4月30日,和佳医疗及子公司对金融机构的债务逾期金额合计6亿元。

  因债务逾期,和佳医疗及子公司可能会面临诉讼及仲裁、支付相关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息等。信用资质恶化后,和佳医疗外部融资渠道将减少,其只能通过自身经营回款或股东注资偿债,公司现金流将加速恶化。

  增长一招鲜 实控人有二心

  和佳医疗上市之初,凭借着肿瘤微创治疗设备、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及工程,成为创业板最纯正的抗癌概念股。

  为了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大额采购短期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自2007年起,和佳医疗对于采购意向明确的且标的金额比较大的客户,逐步尝试在交易中引入融资租赁公司,为其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在上市募集6.67亿后,和佳医疗并没有加大在产品技术上的研发投入,而是在融资租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公司在2013年用超募资金3亿增资向恒源租赁进行增资,自此摆脱了对第三方融资机构的依赖,自行向医疗机构提供融资服务。

  这种模式让和佳医疗的账面营收快速增长,2015-2017年间,公司营收分别达到7.91亿、9.19亿、11.12亿,其中融资租赁产生的营收占比分别达13.72%、14.62%、17.68%。2019年,和佳医疗的营收攀上顶峰,2017年至2019年和佳医疗的营收分别为11.12亿元、11.96亿元、12.18亿元。

  与此同时,和佳医疗应收账款、医院整体建设代垫款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截至2021年,和佳医疗应收账款7.17亿元,长期应收款11.40亿元,且部分应收医院整体建设代垫款出现逾期,应收款项坏账风险较高。

  虽然上市公司一地鸡毛,但实际控制人却早已经通过减持和质押方式套现了巨额资金。自2018年以来,郝镇熙夫妇累计减持和佳医疗股票金额高达3.73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郝镇熙夫妇投资数家酒业相关公司,目前二人投资创办的国坛集团已完成投资超20亿元,原定于2021年底借壳上市,但目前再无新消息发布。

  前有实控人巨额占用资金未归还,后有大笔债务预期,和佳医疗的摘帽之路注定坎坷。记者就还款方案等问题联系和佳医疗董秘办,截止发稿未收到回复。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