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53亿定增血亏:用友套牢“顶流”机构

  出品|大摩财经

  前“江西首富”王文京的用友网络(600588.SH)近期因定增套牢“顶流”投资机构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今年1月,用友网络历时一年半的定增方案最终落锤,以31.95元的定增价格,向头部私募高毅资产、高瓴,私募大佬葛卫东,易方达基金等17家知名机构和牛散发行约1.66亿股,总募资额接近53亿元。

  此后,用友网络股价一路下挫,最新股价只有19.36元,相比定增价格31.95元,下跌幅度接近四成。本次参与定增的17家机构和个人,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浮亏已经超过20亿元。其中,高瓴获配股份最多,共3129.89万股,获配金额近10亿元,以最新股价计算,浮亏接近4亿元。

  有媒体报道称,该定增方案吸引大批明星投资机构的原因,系用友网络在明知去年底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佳的情况下,仍然给出了大幅高于实际的业绩指引,以致机构损失惨重。

  5月30日,用友网络相关人士否认了给机构错误业绩指引的说法。该人士声称:“公司于2021年9月份获得证监会定增批文,在11、12月份时候开启了向证监会定增方案的报备,公司(在此期间)自始至终没有给过机构方任何业绩承诺。”

  不管用友网络是否给出了业绩指引,其业绩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蹊跷的定增

  用友网络的实控人是江西富豪王文京。截至一季末,王文京及一致行动人持有用友网络41.2%股权。

  现年58岁的王文京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后进入国务院机关单位工作,1988年辞职下海创办用友软件。2001年,用友网络在上交所上市。

  十几、二十年前的ERP时代,用友软件曾名噪一时,市场上有“北用友,南金蝶”的说法,指的就是总部位于北京的用友和总部在深圳的金蝶两大行业龙头。

  值得注意的是,用友网络最近公布的一则高管变动,被指与此前定增有关。5月6日,用友网络披露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徐洲金因个人原因辞职。徐洲金原本在海航体系内任职,2020年4月加入用友网络,同年6月底被聘为财务总监。

  就在徐洲金履新财务总监当天,用友网络发布了定增方案,最初计划募资64.3亿元。当年9月,用友网络的定增方案调整为募资53.3亿元,当年12月再次调整为约53元。今年1月,用友网络定增方案最终落锤,总募资53元,净募资额52.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徐洲金之前,用友网络的财务总监为吴政平,定增完成后,徐洲金离职,吴政平也再度回归至财务总监职位。有市场观点认为,徐洲金可能就是为了此次定增进入用友网络。

  除此之外,知名牛散葛卫东定增前后的表现也有些耐人寻味。葛卫东自2017年建仓用友网络,大手笔注资3945万股,此后多次加仓,位列前十大股东。虽然葛卫东也参与了用友网络的定增,但自从2020年6月底传出定增方案后,葛卫东已经多次减持。2020年、2021年分别减持345万股和27万股。定增完成后,葛卫东持股1.1亿股,是用友网络第五大股东。但到一季末,葛卫东持股数再次下降至7626万股。

  转型不利

  截至5月31日收盘,用友网络股价19.36元,年内跌幅达到45.75%,最新市值665亿元,不足高峰时的三分之一。

  股价大幅下跌的背后是用友网络业绩持续下滑。

  自2020年起,用友网络就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1年用友网络营收规模达到89.3亿元,同比增4.73%;但归母净利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21年只有7.1亿元,同比降28.18%,相比2019年更是下滑将近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网络扣非归母净利在2021年直接“腰斩”,当年仅有4.05亿元,同比降55.3%,还不如2018年的水平。

  2021年年报已经不尽如人意,但是2022年一季报更加难堪。2022年第一季度,用友网络营收12.79亿元,同比增长5.39%;归母净亏损3.93亿元。或许与业务模式有关,过去十余年间,用友网络的一季度多处于亏损状态,但近4亿元的高额亏损还属头一次。

  对于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用友网络给出的理由是公司处于业务转型中。

  随着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崛起,用友软件的IT先锋光环逐渐隐去,并开始寻求业务转型。2016年,用友网络提出了以 “企业互联网服务”为战略业务,从财务软件到企业ERP,再到提出云转型。此后,用友网络持续收缩软件业务,并于2021年剥离金融业务。

  2021年,用友网络的云服务业务营收占比接近60%。从收入结构来看,用友网络的转型似乎初见成效,但从整体营收规模和利润水平来看,云业务并未给用友网络带来实际的业绩增长。

  市场观点认为,用友网络的机会可能还在紧抓行业数字化和国产化浪潮。5月30日用友网络披露了最新的股权激励计划,计划向高级副总裁张纪雄及386名核心骨干员工授予不超过355.48万股股票,授予价格为12.56元/股,相比当日收盘价折让32.5%。

  本轮股权激励的解锁目标,与前几轮股权激励的目标保持一致。依旧以2019年“云+软件”营收为基数,要求2022、2023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0%、40%。

  资本版图扩张背后

  2019年初,用友网络成立30周年之际,王文京以高管任职年限为由卸任公司CEO。但仅仅两年之后,王文京强势复出,并且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资本动作。

  王文京回归之后,首先分拆用友汽车在科创板上市。用友汽车并不造车,也不卖车,主要业务是为车企提供软件产品及服务。2022年3月,用友汽车IPO申请获得了上交所审核通过。

  除了推动用友汽车上市,王文京还谋划2014年在港股上市的财税服务软件公司畅捷通(1588.HK)回A二次上市。去年3月,畅捷通已经启动创业板上市辅导。

  同样处于上市进程的还有用友金融。用友金融于2016年11月挂牌新三板,此前曾申请“升级”精选层,随着北交所设立,用友金融已经转战北交所。目前,北交所已经受理用友金融上市申请,处于第三轮审核问询阶段。

  和用友金融携手闯关北交所的还有为高职院校提供教育软件、云服务、咨询等服务的新道科技。新道科技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创新层,去年11月转战北交所。目前,新道科技同样处于第三轮审核问询阶段。

  虽然手握一家A股上市公司、一家港股上市公司,还有四家公司处于上市进程中,但王文京的“用友系”实力并不是那么强大。核心公司用友网络最新市值665亿元,畅捷通市值25亿港元,用友金融和新道科技停牌前市值分别为29亿元和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系”公司几乎都有高比例分红的传统。

  用友网络自2001年上市以来,保持每年分红的传统,股利支付率最低的一年为35.4%,最高的一年达到115.4%,其余年份基本保持在50%以上。

  正在闯关科创板的用友汽车,在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时间里,累计分红2.4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七成以上。

  新道科技2015年至2021年六年间累计分红3.02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只有4.07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74%。用友金融在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间,有三年进行了分红,分红比例在54.8%至70.31%之间。

  相比之下,港股上市公司畅捷通分红较少,2014年上市至今只有四年进行分红,累计分红3.35亿元。不过, 畅捷通业绩并不稳定,营收规模至今未突破亿元规模,且曾经多年处于亏损中,2021年再度由盈转亏,净亏损接近3000万元。

  用友汽车、新道科技和用友金融的大股东都是用友网络。长期高比例分红,意味着三者大多数利润都被计入了用友网络的投资收益。

  •END•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