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A股又深V,宁德时代也大反转!赛道股行情下,千亿顶流基金经理还可靠吗?

  6月8日,上证指数全天波动加剧,盘中回踩五日均线后完成V型反弹。宁德时代一度跌超7%,尾盘成功翻红,与创业板指双双收于日内高点。大市成交1.1万亿元,连续三日超万亿,上日为1.04万亿元。

  深V的还有创业板一哥宁德时代,盘中一度跳水下跌7%,尾盘竟然强势翻红了!

  有机构指出,A股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市场信心正在回升,紧盯稳增长、促销费、新能源三条主线。今天还出了个新名词,“超超临界发电”,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不过牛眼君今天先不聊大A,而是打算和大家探讨一个基民比较关心的话题。

  可能是因为近期消费、创新药等赛道股突然又开始表现了,而一说到赛道股,大家自然就会想到那些重仓赛道股的顶流基金经理。被遗忘了快半年,如今终于又被基民们想起。

  有读者留言问:张坤、葛兰这些顶流,现在到底还值得信任不?

  张坤和葛兰无疑是“顶流”的代表,因为二人都曾经管理千亿规模的产品。而今年,随着产品净值的下跌,他们的规模都跌下来了。截至一季报的数据,张坤管理产品总规模849.27亿,葛兰管理产品总规模961.49亿。规模跌破千亿,他们依然还是顶流。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这些顶流基金经理现在还能信任吗?实际上,顶流基金经理如果按照规模来算,其实还有不少,大家风格不同,理念不同,业绩各不相同,这里不好给出一个笼统的结论。所以牛眼君还是只拿张坤和葛兰两位来探讨。其他的顶流,大家可以展开思考一下。

  首先,基金经理是否值得信任,归根结底是看业绩,毕竟这终究是拿业绩说话的行业。那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至少今年以来,这两位顶流基金经理的信任度都是要扣分的。相对而言,我认为张坤的表现好于葛兰。

  目前,张坤管理四只产品,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和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其中后面两个是QDII。这四只产品,今年以来亏得最多的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亏了16.65%,表现最好的的易方达亚洲精选,今年以来只亏了3.45%。

  再看葛兰的表现,目前在管的五只产品(中欧研究精选、中欧阿尔法、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和中欧医疗健康)中,表现最好的今年亏了14%,表现最差的,亏了22%。

  所以,如果单纯只看一个相对短期维度的业绩的话,不论张坤还是葛兰,今年都难以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表现,自然也让基民对他们的信任度打了折扣。相对而言,持有张坤产品的基民,体验比葛兰要好一些。

  但是,在牛眼君看来,一个基金经理是否还值得信任,也不能仅仅看短期业绩,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理念,还有他们对市场的研究判断,要看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个人的看法。

  因为我们投资基金,选择不同的产品,说到底还是选人,选的是基金经理。如果你认同他(她)的观点,大家亏钱一起扛,赚钱一起赚。如果不认同这个基金经理了,那就早点“分手”,长痛不如短痛。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渠道,去了解基金经理的各种观点呢?基金产品的定情报告中,基金经理会在“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一栏,或者“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一栏中进行阐述。

  尽管牛眼君现在并不持有葛兰或者张坤的产品,但是只要是我关注的基金经理,他们的定期报告我都会去阅读。

  或许有朋友会说,有些基金经理的观点很简单,看了跟没看一样,有些基金经理的观点确实长篇大论,同样被绕得云里雾里。

  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毕竟证券投资、宏观分析、行业研究等,都是非常专业的,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看得明白透彻。所有,有些基金经理只给出结论,简明扼要。而有些基金经理,愿意给投资者把论点、论据讲得十分透彻,甚至还会将基金经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给投资者。

  两种类型的基金经理,到底谁会更好一些,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判断,但我认为,基金经理到底有没有“走心”,通过文字,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的判断。

  就我个人而言,我当然愿意信任和跟随一个走心、交心的基金经理,因为这样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哪怕短期亏点钱,也亏得明明白白。

  今天,借着回答读者提问的机会,我又重温了一下张坤和葛兰的一季报观点,大家也可以一起再回顾一下。

  张坤今年表现最好的产品是易方达亚洲精选,今年以来只亏了3个点,我觉得这个业绩,还是及格的。

  再看张坤在一季报中的观点,我觉得就是比较走心的。他说,一季度基金净值表现出明显的下跌,这让不少持有人感到焦虑,他自己同样焦虑。而这种焦虑,不仅仅来自于已经实现的下跌,更来自于对未来继续下跌的担忧。也就是说,人们焦虑的并不仅仅是已经发生的坏事,更多来自对未来继续悲观的预期。

  张坤说:“预期好事和坏事的感觉,往往要比实际经历它们更为强烈。当想象可能发生的痛苦事情时,那种感觉丝毫不亚于真正的痛苦。”

  张坤继续说,当股票下跌时,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克制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我的恐惧,是来自于股价下跌,还是来自于基本面发生了负面变化?

  2. 最初的投资理由不存在了吗?

  3. 股价更低了,作为长期的净买入者,我不应该更高兴才对吗?

  看完张坤的一季报,他似乎说了很多与市场本身没有太多关系的事情,并没有去做太多分析和预测,完全像是来自于一位心理医生的按摩,但他同样得出了他的结论:

  尽管短期市场面临不少的困难,但这也对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相当有吸引力的价格。我们相信,企业每天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其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企业价值终将投射到其市值增长中。

  再次看完张坤的一季报观点,我想,如果回到一季报发布时的那个时点(今年4月22日),当时正是大盘跌破3000点,市场处于最绝望的时候。如果我们当时好好读张坤的观点,或许也就没有那么煎熬了。再看这只产品一季报公布的重仓股,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还有新消费的代表泡泡玛特,这些曾经表现不佳的港股,如今都已经转强了。

  那么,葛兰又说了些什么?

  今天,还是回顾一下葛兰成名作——中欧医疗健康的一季报。

  在我看来,在医疗健康这个相对专业的领域,葛兰也是绝对的专家,否则不可能管理如此大规模的产品。她在“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如果单从文字、观点这些方面来说,葛兰的表达,我们可能找不出任何问题,可谓是无懈可击。但是,葛兰的表达,确实缺乏一些“人文关怀”,感觉有些冷冰冰的。

  这也不是所谓的“拉踩”,以一个投资者的身份来说,我可能更愿意接受张坤的文字表达方式。

  有人说,基金嘛,还是拿业绩说话,如果亏钱了,“菜就是原罪”,说再多都是苍白。但我认为,对于产品持有人来说,同样是遭遇了基金净值的回撤,但我更愿意去理解一位跟自己交心、走心的基金经理,也更愿意去信任一位有同理心的基金经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描述“基金下跌了,我很难受,希望大家继续坚守”这个观点,葛兰的说法是:“整体而言,我们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本基金将继续努力为持有人创造长期投资回报。”

  很想问问,买了她在管基金的投资者,看后作何感想?

  好了,大概就说这些,再多说就得罪人了。其实,不仅仅是张坤,还有不少顶流基金经理都是很走心的。遇到这样的顶流基金经理,即便今年我亏了点,我还愿意继续跟随一下。因为从他们的观点中,我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身影,从他们持股的调整上,也能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