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Q1净亏3200万!营收持续增长的孩子王,净利润表现为何不稳定?

  2022年一季度,孩子王归母净利润延续了2021年同比下滑的态势,同比降幅高达179.88%

  《投资时报》研究员 吕贡

  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表现不稳定的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孩子王,301078.SZ),近几年又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近日,国家监管总局公布了《2021年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下称《通报》)。《通报》显示,孩子王旗下有包括青岛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江西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九江万达店等6家公司和门店上榜,不合格的产品主要涉及科学实验宝箱(玩具)、幼儿拼图、戏水玩具、玩具枪套装等等,部分产品涉嫌假冒以及复检仍不合格。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事实上,这并非孩子王第一次因销售不合格产品被通报。招股书信息披露,2017年至2020年期间,其子公司受到罚款以上行政处罚共计50项,其中,处罚原因为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就达到28项,超过一半。

  在招股书中,孩子王称,“针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公司下属子公司已按时足额缴纳了相关罚款,并主动进行全面自查整改,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商品质量管理和人员培训,重新评估供应商资质,同时制定《商品准入经营资质管理规范》《配送中心商品入库验收标准》《商品质量问题分类分级评价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的内部规章制度以及控制手段。”

  对于近几年质量问题频出的问题,孩子王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公司坚决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督管理,对存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坚决予以清理、抵制。在公司内部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与所有供应商签订的购销合同中,对质量问题都有明确的、力度较大的处罚条款。质量问题发生后,公司在第一时间予以下架、追责,并将相关商品列入‘黑名单’,同时帮助消费者进行维权。”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尽全力保证每件商品的品质达标,对每一个质量安全问题高度重视,面对检查部门通报的所有偶发问题,公司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盈利持续下行 Q1由盈转亏

  质量问题之外,近年来孩子王在盈利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公开资料显示,孩子王创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母婴童商品零售及增值服务,是一家以数据驱动、基于用户关系经营的创新型亲子家庭服务商,专业为准妈妈及0—14岁儿童提供全渠道一站式商品解决方案、育儿成长及社交互动服务。截至2021年年末,该公司在全国20个省(市)、142个城市拥有495家大型数字化实体门店,服务了超过5000万个会员家庭。

  《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公司近年来财务数据注意到,近年来孩子王的营业收入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增态势,从2018年的66.71亿元一路增至2019年的82.43亿元、2020年的83.55亿元和2021年的90.49亿元,三年时间增长了20多亿。

  但该公司近年来净利润的表现却并不稳定。数据披露,2014年至2016年,孩子王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1.38亿元和-1.44亿元,连续三年亏损。2017年,该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2018年更是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94.21%。

  不过,这一增速未能得到延续。进入2019年后,孩子王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放缓至36.76%,当年实现3.77亿元,时至2020年该增速进一步放缓至3.61%,2021年甚至转增为减,同比下降48.44%至2.02亿元,还不及2018年的数值。

  日前,孩子王相关负责人就2021年公司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解释了原因,一方面,主要由于公司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租赁准则,新增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形成新增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另一方面,主要受疫情影响,公司部分及整体客流量有所减少,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此外,还与公司2020年和2021年分别净增82家和61家门店有关,培育需要一定时间。

  据该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孩子王2022年一季度由盈转亏,当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降幅达到179.88%;同时,该公司一季度的营收同比也出现2.90%幅度的下滑。

  对于一季度的亏损,孩子王方面称,“主要与疫情出现反复,部分地区门店暂停营业,以及近两年公司门店数增加,运营成本随之增加两方面原因有关。由于新增门店运营时间较短,门店收入和盈利水平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单店收入有所下降。”

  同时,孩子王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对于上述的亏损情况,公司采取了相关改善措施,如围绕以用户为中心,推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及协同,扩充消费者的购物场景;又如推进组织变革,打造敏捷组织,减少冗余,快速应变,实现盈利等等。

  收入结构或存单一性问题

  具体分收入结构来看,孩子王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母婴商品、母婴服务、供应商服务、广告业务和平台服务五部分构成。数据披露,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母婴商品销售收入占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3.07%、90.91%和89.21%,占比较高,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商品类别的不同,孩子王母婴商品销售收入主要源于奶粉、纸尿裤、洗护用品、零食辅食、玩具、内衣家纺等10种商品。在上述年份期间,奶粉所贡献的收入占到了五成以上,收入占比分别达到50.32%、53.99%和57.86%。

  时至2021年,以公司年度总营收为分母计算,孩子王来源于母婴商品的收入占比仍在八成以上,为86.59%;而来源于奶粉的收入占比也仍在五成以上,为50.95%。

  这是否意味着,孩子王目前的收入结构存在单一性问题?对于该公司的日常管理和业绩营收是否会形成一定的经营风险?

  对此,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近年来,公司线下服务占比持续提升。目前有两个服务平台,一个是针对小朋友的成长服务平台,即成长+,另一个是针对家长的服务平台,即孕产+。并且,公司围绕用户需求,积极拓宽服务边界,比如家庭清洁、个人护理等。此外,公司还在大力发展自有供应链和高品质服务,升级婴童用品自有品牌‘贝特倍护’、推出亲子饰品品牌‘柚咪柚’、家庭摄影品牌‘梦游兔子’等等。”

  孩子王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围绕以用户为中心,聚焦主业发展,深耕单客经济,拓宽服务边界,全力推进自有供应链建设,积极寻求投资并购机会。

  孩子王近两年分行业和分产品的收入构成情况及占比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