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李书福之子入主ST澄星 吉利新能源棋子获资本平台

  澄星股份(600078.SH)终于等到了新的大股东。

  8月24日,澄星股份发布公告称,澄星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25.78%股权,被无锡星盛州科技合伙企业以5.17亿元价格拍下。

  澄星集团持有的澄星股份25.78%股权,自2022年1月以来,以及进行多轮拍卖及公开变卖,起拍价从最初的8.07亿元,一路降到5.17亿元,最终被星盛州科技以底价拍下。这也意味着,星盛州科技将成为ST澄星(维权)的控股股东。

  星盛州科技来头不小。公告显示,星盛州科技是耀宁科技与东方资产联合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共有六名,分别是浙江保合科技(出资比例65.0904%)、宁波百星科技(出资比例3.8712%)、浙江君禹科技(出资比例7.7615%)、浙江保和科技出资比例11.6400%)、光慧南信(深圳)企业管理(出资比例0.0019%)、中国东方资产(出资比例11.6350%)。

  其中,浙江保合科技、宁波百星科技、浙江君禹科技和浙江保和科技均为耀宁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浙江保合科技也是星盛州科技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耀宁科技脱胎于吉利汽车集团的零部件事业中心,是李书福家族近年来重点布局的新能源和汽车产业生态公司。工商信息显示,耀宁科技持股85%的控股股东为宁波春画秋时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由李星星间接持股95%、李妮持股5%,即李星星为耀宁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一子一女,正是李星星、李妮。

  2022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票据募集说明书

  2016年6月钱江摩托公告

  过往公开信息显示,李妮未参与家族事业,此前曾被曝在上海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工作;李星星则早已进入吉利集团高层,从2016年起出任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集团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近年来表现愈发活跃。

  澄星败局

  澄星集团原老板为现年69岁的江阴富豪李兴。李兴创办的澄星集团是国内精细磷化工市场龙头,多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拥有多个“世界第一”光环。1998年,澄星集团通过收购鼎球实业实现借壳上市,2001年3月,鼎球实业正式更名为澄星股份。

  不过,随着大规模投资扩张,以及磷化工产业长期低迷,澄星集团被债务压垮,2019年之后,澄星集团爆发资金链危机,陷入危局。2022年2月,澄星集团破产重整获法院受理,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资产作为重整投资人,接手了江阴澄高包装材料、汉邦石化等澄星集团的核心资产,不过澄星股份并不包括在内,而是最终被李书福家族纳入囊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5月,澄星股份披露,实控人李兴因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刑事拘留。2022年6月,李兴被取保候审。

  作为澄星集团的核心上市平台,澄星股份在母公司爆雷后陷入低谷。2020年亏损高达23亿元。

  磷化工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澄星股份自1997年上市到2019年,归母净利累计只有11亿元左右。2020年不仅亏光了辛辛苦苦几十年攒的家底儿,还赔进去10多亿元。

  由于澄星股份2020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且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同时,审计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21年5月,澄星股份“披星戴帽”,股票简称变更为“*ST澄星”。

  在拿出一份业绩回暖的2021年年报后,2022年8月,澄星股份成功“摘星”,股票简称再一次变更为“ST澄星”。

  2021年,澄星股份营收33.33亿元,同比增加6.28%,但是扣除与主营业务物管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实际营收31.08亿元,同比再降0.2%,同期归母净利20.15亿元,年末净资产回正,为14.57亿元。

  不过,澄星股份扭亏为盈靠的并不是经营,而是“财技”。2021年,澄星股份将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上市公司,一下子为澄星股份带来21.77亿元账面利润,实际扣非归母净利仍为负值,为-1.25亿元。

  2022年7月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澄星股份预计归母净利将达到4.77亿元至7.0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幅在3980%到5870%左右,扣非后为1.61亿元至2.39亿元,同比增幅在544%到761%之间。

  澄星股份将业绩复苏的原因归结于磷化工行业继续延续大涨行情,以及上半年通过和解协议豁免了部分债务。

  耀宁入主

  公开信息显示,耀宁科技集团脱胎于吉利汽车集团的零部件事业中心,是一家专注前瞻技术研发与传统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公司业务聚焦于汽车行业智能、网联、新能源等新四化领域。

  目前,耀宁科技已陆续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座舱和智能视觉等业务,在浙江省杭州湾、宁海、金华、山东省邹城等地拥有多家研发及制造基地,客户包括吉利、领克、沃尔沃、路特斯、Smart等中外整车企业。

  最近两年,耀宁科技已经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进行了多笔大规模规模投入。

  2021年8月,耀宁科技与岳阳经开区签约落地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总投资约103.7亿元,产能达到12GWh,预计2023年投产;

  2022年1月,耀宁科技旗下耀宁新能源收购了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控股权,目前持股约53.2%。安驰新能源也是磷酸铁锂电池生产企业,投产产能3GWh,规划产能16GWh;

  2022年4月,耀宁科技总投资100亿元、年产20G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西鹰潭;

  2022年5月,耀宁科技12GWh磷酸铁锂电池及系统总成项目签约落户盐城市建湖县,项目总投资102.3亿元。

  2022年4月,耀宁科技与东方资产、华西集团、江阴市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由耀宁科技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和东方资产组成有限合伙企业通过参与司法拍卖的方式竞买澄星集团持有的25.78%股权;由华西集团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变卖的方式竞买澄星股份第二大股东汉盈投资持有的16.01%股权。

  除此之外,耀宁科技还代为归还了澄星集团此前对澄星股份形成的占用资金22.39亿元,从而缓解了澄星股份的退市压力。

  8月25日,ST澄星以跌停报收,收盘价16.94元,年内跌超80%,最新市值112亿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