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北京现代“20不惑”为突围或砍百万闲置产能 管理层称不拿小车低价冲量

  北京现代“20不惑”为突围或砍掉百万闲置产能 管理层坚称不为销售目标拿小车低价冲量

  来源:长江商报

  进入中国市场20年的北京现代,销量一降再降,当前已一蹶不振,不得不重新审视多余的产能。

  近日,北京汽车(01958.HK)发布半年报,北京现代上半年实现整车批发9.4万辆,零售10.9万辆。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北京现代上半年整车批发同比下滑约52%,零售量下滑约46%。

  销量下滑之下,北京现代产能大量闲置。长江商报发现,2017年,北京现代产能突破165万辆,达到巅峰。

  如今,北京现代第一工厂被理想汽车接盘,重庆工厂传言即将关闭,按照公司规划要构建年产销50万辆以上的量纲体系。

  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北京现代可能将整体产能维系在60万辆左右,相对于高峰期砍掉百万产能。

  需要关注的是,北京现代2022年的销量目标是36万辆,半年已过公司已“认怂”。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说:“我们今年初定下的全年目标,是基于没有小车停产的情况下做出的预测。但是在实际企业运营当中情况出现了变动。我们认为不能为了完成销量目标,又拿小车低价冲量……最终会陷入恶性循环。”

  半年销量仅巅峰期单月水平

  2021年半年报中,北京汽车描述:上半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北京现代调整营销节奏,实现整车批发19.4万辆,同比增长5.3%,实现20.3万辆的零售业绩,为后续产销持续提升打下基础。

  2022年半年报中,北京汽车描述:上半年,在疫情反复、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北京现代实现整车批发9.4万辆,零售10.9万辆。

  计算下来,北京现代2022年上半年整车批发同比下滑约52%,零售量下滑约46%。

  半年10万辆,对于以往的北京现代而言,只是一个月的销量。

  北京现代是北京汽车的合营公司,北京汽车通过附属公司北汽投资持有北京现代50.0%股权,现代汽车持有北京现代另50%股权。北京现代自2002年起生产和销售现代品牌乘用车。

  算到2022年,北京现代在中国市场已历练了20年。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103万辆、116万辆、106万辆和114万辆,尽管有所起伏,但超过百万已是“家常便饭”。

  2017年,北京现代将全年销量目标定为125万辆,然而实际销量为78.5万辆,同比下降31.26%。

  2018年和2019年,北京现代销量有升有降,分别为79.02万辆和66.26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0.66%和-16.15%,降幅开始出现两位数。

  2020年和2021年,北京现代销量持续下滑,分别售出44.61万辆和38.5万辆,同比降幅分别为32.68%和13.7%。

  2021年年初,北京现代的销量目标为56万辆,实际销量不足计划的70%。

  北京现代提出的2022年销量目标是36万辆,上半年完成度不到三分之一。

  北京现代拥有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的三座整车生产工厂、三座发动机生产工厂和一座技术中心,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5万辆。

  2016年8月和2017年7月,北京现代河北沧州工厂和重庆工厂项目相继投产,产能突破165万辆。

  由此,北京现代“三地五厂”的全国产能布局正式形成。

  2021年6月,理想汽车斥资60亿元正式接手了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在此之前,这座工厂已经停工两年。

  北京现代第一工厂是现代汽车在国内最早建立的整车制造工厂,于2002年开始投入运营,年产能为30万台,曾生产过索纳塔、途胜、瑞纳、伊兰特等车型。

  日前,有媒体透露,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即将关闭。北京现代内部人员表示:“目前官方层面确实只是停工状态,我们还没有接到关闭重庆工厂的相关通知,但停工也不是长久之计。”

  需要提及的是,即便不算第一工厂的产能,北京现代的产能依然达到了135万辆,这也就表示,公司有超过100万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10万元以下小车基本停产

  “2021年,北京现代整体的销量数据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核心策略进行了调整,从单纯注重销量提升,向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影响力和完善经销商体系等转型。”2022年年初,北京现代总经理崔东祐表示要追求“高质量发展”。

  崔东祐这番态度,更多的是让外界感到北京现代已“认怂”。

  近日,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戚晓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上半年销量下滑得比较厉害,我们内部也做了结构调整,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车型停产了,十万元以下的小车基本也停产了。”

  戚晓晖接着说:“其实停产之前,我们有一些十万元的小车是用于低价冲量的,我们发现不能再用这种低价冲量模式去经营企业的时候,就取消了车型。经销商、销售渠道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对我们销量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可以说,北京现代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是在以非正常的速度下降。”戚晓晖表示。

  显然,崔东祐与戚晓晖的观点“一脉相承”。

  北京现代也在改变,2022年3月18日,北汽投资与现代汽车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和《章程》修改协议。

  据此,北汽投资及现代汽车同意分别按其在北京现代目前注册资本中所占比例共同向北京现代增资约9.42亿美元,双方分别注资约4.71亿美元。增资完成后,北汽投资于北京现代的持股比例不变,占比仍为50%。

  北京汽车表示,通过本次增资及北京现代双方股东持续支持,预计北京现代可提升营运资金水平、防范流动性风险,并将协同股东进一步加大战略资源投入,从而改善经营状况、提升市场地位,也将为新产品导入、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扩大出口等业务提供资金保障。

  同时,北京现代表示,未来4年,北京现代将在产能、产品布局、经销商渠道、新能源产品等方面加大投入,构建年产销50万辆以上的量纲体系,力争在2022年实现年销量36万辆以上,在2025年实现年销量52万辆的销量目标。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北京现代新的计划中,可能将整体产能维系在60万辆左右,相对于高峰期砍掉百万产能。

  然而,北京现代2022年的销量却回不去了,戚晓晖说:“我们今年初定下的全年目标,是基于没有小车停产的情况下做出的预测。但是在实际企业运营当中情况出现了变动。我们认为不能为了完成销量目标,又拿小车低价冲量,又去做大规模促销,因为这样会损伤我们的产品品质,进而影响产品形象,最终会陷入恶性循环。”

  崔东祐也表示,2021年,现代集团的全球销量为667万辆,位列全球第四,现代集团靠实力说话,不是靠便宜卖车来赢得市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