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80倍PE靠蹭概念支撑,华宝新能与华泰联合是唯二赢家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壹零

  9月19日,在A股历史中也能数得上排名的高价股华宝新能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此次上市发行价为237.50元/股,发行总数为2454万股。

  然而,根据wind数据显示,华宝新能开盘即破发,开盘价为235.11元/股,盘中一度跌到208.99元/股。截止9月19日收盘,华宝新能的股价为210.5元/股,在上市首日相比发行价跌去26元,跌幅达11.37%。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之前,在“储能”概念的驱动下,和那些年被很多打新投资者视为“大肉签”。然而,现实对其给出了更为直接的答案。开盘即破发跌去11.37%的华宝新能让打新投资者一签即损失超万元。

  9月20日,华宝新能的股价有所回升,截止收盘为231.58元/股,但仍处于破发状态。

  但截止9月21日上午收盘,华宝新能继续下探至206.00元/股,打新投资者损失惨重。

  超募资金7.6倍弃购率18.58% 华泰联合证券成第6大股东承销及保荐费2亿元

  实际上,破发的讯息在之前的种种迹象中已有所显现。据发行结果显示,华宝新能的中签率并不高,为0.0214%,但中签后却出现弃购现象,网上投资者弃购221万股,弃购金额为5.25亿元,网上弃购率为18.58%,占本次发行股份数量的比例为9.01%。值得注意的是,华宝新能的弃购金额在今年上市新股中也排名在前,仅次于纳芯微的7.78亿元弃购与中国移动的7.56亿元弃购。

  而弃购的股票将全部由华泰联合证券接盘。也就是说,华泰联合证券持有华宝新能2,211,769股,持股比例达到2.30%,位列第6大股东。

  除了高比例的弃购之外,华宝新能此次的超募金额也令市场哗然。在招股书中,华宝新能本计划募集资金6.76亿元,但由于过高的发行价格,最终募资为58亿元,超募7.6倍。

  而在保荐书中可以发现,华宝新能此次的发行费用为2.34万元,其中需要支付给华泰联合证券的承销及保荐费为2.04亿元。而承销及保荐费用的确定又往往与上市公司发行融资规模等因素相关。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由此来看,虽然打新投资者在中签后一再蒙受亏损,但华宝新能本身与华泰联合证券依然是赢家。由于华泰联合证券接盘的弃购股可以在上市后随时交易,那么即便首日破发承担一定亏损,也远不及2亿元的承销保荐费用。以上市首日收盘跌幅11.37%来估算,华泰联合证券大概需要承担5000万元的亏损;而若以9月21日华宝新能的股票一再拉升的角度来看,华泰联合证券的承担亏损程度将进一步减少。

  此外,高价发行之下,华宝新能的市盈率高达84.6倍。在上市公告书中,华宝新能列出了两家可比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其中,安克创新的市盈率为35.30,而派能科技的市盈率则高达220.96,两者相差悬殊,而后者对华宝新能的上市定价显然形成了重要参考。

  但值得重视的是,即便蹭上了“储能”概念风口,华宝新能又是否真的能与派能科技所对标?

  此储能非彼储能 80倍PE靠蹭概念支撑?

  华宝新能选取派能科技所对标的原因,或许正是因为其所处的储能赛道是当下实打实的风口。

  “双碳”背景下,储能市场需求崛起,也备受资本热捧。而华宝新能所对标的派能科技产品以户用储能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出货量位居世界前三,在细分赛道上的地位被市场誉为“宁德时代”般的存在。与此同时,华宝新能也自诩为“便携式储能第一股”。

  然而,即便同样头顶“储能”光环,但此储能却并非彼储能。

  派能科技身处储能电池产业链上游,其电芯、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设备均为自主生产,其产品经由集成商匹配集成给下游的安装商,再在安装施工后最终交付终端用户;而华宝新能则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其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为电芯、逆变器、太阳能板,需要向上采购,而三者采购金额合计占比均接近或超过60%,而其主要业务是销售便携式储能产品以及配套的太阳能板。便携式储能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为户外出游、抗震防灾、家庭应急等,被称为“大号充电宝”。实际上,华宝新能也的确是从充电宝ODM业务起家,后来退出了“三电一兽”的纷争,转型到便携式储能的赛道。

  由此来看,华宝新能与派能科技仅仅是属于相关行业,但在商业模式与供应链等本质方面完全不同。

  那么,从便携式储能这一赛道来看,华宝新能撑得起80倍的市盈率吗?

  在这一市场中,华宝新能由于入局较早,所以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市场中拥有较高的占有率。但值得重视的是,“大号充电宝”本身的竞争壁垒并不高,电芯、逆变器等核心原材料主要依靠的是外购,而企业本身更像是一家集成商。

  实际上,从研发方面来看的确如此。华宝新能2019-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率仅为2.83%、2.19%、2.79%与3.41%,而同期派能科技的研发费用率为7%左右,安克创新的研发费用率在6%-7%左右,华宝新能与其相比在研发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同期,华宝新能的销售费用率是研发费用率的8-13倍。

  此外,在便携式储能产品的核心性能方面,不同品牌的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别,在近两年行业呈现爆发状态下,带给消费者的更多的是使用体验和服务的不同。因此,未来行业很可能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而在这样的情形下,华宝新能当前几乎全部的收入均来自便携式储能产品和与其配套使用的太阳板,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与此同时,外部玩家也争相进入,安克创新、倍思以及小米、华为均在便携式储能赛道有所布局。

  由此来看,对于难撑得起80倍市盈率的华宝新能而言,上市的高价恐将是黄粱一梦,没有足够的竞争壁垒,即便是蹭上了风口又如何?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