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10月31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10月31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科创板开启做市交易 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再创新

  10月31日,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正式启动。这是境内主要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机制,标志着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改革更加深入、系统,有利于推进科创板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试验田”功效。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遵循“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顶层设计,更系统、更具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将行稳致远。

  “十三岁”创业板:集聚新势力 打造创新培育新样板

  十三年间,创业板取得长足发展:截至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共1206家,上市公司家数增长42倍;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连续十三年呈稳定增长态势,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仅2022年前三季度即实现平均营业收入近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5%;平均净利润由2009年的0.42亿元增长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1.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1%。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PPP力促稳投资

  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2022年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新入库项目430个、投资额6935亿元。从支持领域看,PPP有力地支持了“两新一重”、绿色低碳等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A股三季报收官!538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63家净利润超百亿元

  10月30日晚,A股三季报披露收官。截至10月30日20点,A股共有4960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2363家上市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47.64%。其中,6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百亿元。从产业链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

  上海证券报

  部委接连释放政策信号 助力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10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分别作了金融工作情况、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涉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内容,释放出政策信号。

  4963家A股公司“交卷”三季报 新兴产业“飞驰” 传统行业“转身”

  截至10月30日20时,A股共有496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合计营收同比增长8.5%,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合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近六成。分行业来看,在经济发展转型背景下,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赛道动能强劲;在行业周期回升趋势下,煤炭、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加速回暖。

  A股步入深度价值区间 安全性和确定性正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

  对于上周权重股的大幅下挫,机构认为部分外资风险偏好明显下行并短期集中流出或是主要原因。但是,由于本轮北向资金累计流出额已接近过去几轮累计净流出的高点,市场情绪化交易已得到集中释放。因此,从中期角度看,A股已步入深度价值区间,对后续市场环境不必过于悲观。

  N型电池产业化提速 光伏辅料迎发展新机遇

  光伏业内人士认为,随着TOPCon、异质结(HJT)等N型电池产业化提速、出货量快速提升,其对背板、边框、胶膜、银浆等光伏辅料的新需求,为聚合物催生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这些赛道上“抢跑”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享受技术变革带来的红利。基于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高度理解和大力布局,浙江浦江正在成为光伏产业新高地。

  证券时报

  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开闸 改革“试验田”好戏连台

  10月31日,首批科创板做市商正式开展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10月28日晚间,14家做市商共发布50个做市交易股票公告,合计涉及42只科创板股票,这些股票成为首批科创板做市的参与者。市场期待已久的科创板做市制度终于落地。

  专家研判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基本面成关键

  专家较为一致地认为,人民币汇率明年是涨是跌,取决于中国经济基本面。中国应该更加高效地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抓紧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有专家提出,人民币汇率走势明年大概率面临三个阶段。

  光伏行业利润向头部集中 产业链周期酝酿变局

  今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利润继续向头部厂商集中,各环节头部厂商业绩增速强劲。硅料价格7月初突破30万元/吨以来持续高位运行,由于需求量增长,硅料龙头是最大受益者。

  持续高景气 锂电产业链表现亮眼

  锂电产业链三季度表现依然亮眼,10家上市公司营收超百亿元,11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整体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速。从盈利能力来看,不同环节、不同地位的上市公司分化更加明显,龙头公司盈利能力逐渐恢复,上游锂矿材料领域获得丰厚利润,而部分材料头部企业由于成本承压、竞争加剧,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

  证券日报

  创业板十三周年:千帆竞发 勇立科技创新潮头

  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开市满十三周年。十三年前,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掀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新篇章;如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206家,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筑造经济创新成长新高地。

  4963家A股公司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营收净利双增 科创企业业绩亮眼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1时,A股4963家上市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2.21万亿元,同比增长8.5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39万亿元,同比增长3.08%。进一步梳理,前三季度科创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业绩表现亮眼。

  银行系养老理财产品增至49只 年轻人积极参与抢购

  自去年养老理财试点获批以来,试点范围和产品数量持续增长,广受追捧。研究人员表示,随着试点的推进,养老理财产品渐趋成熟,将逐步成为最重要的主题性资管产品之一。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理财产品将在多个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询价发行 锁价定增 二次挂牌 北交所融资工具渐次落地 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北交所各项规章制度逐渐完备,近一个月北交所上市公司借助丰富的融资工具库,完成了三个“首单”。9月28日,硅烷科技作为首只询价发行新股登陆北交所;10月14日,北交所首单锁价定增花落微创光电;10月27日,夜光明在北交所正式上市,成为首家二次挂牌后登陆北交所的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