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收评:指数全天弱势震荡 半导体板块午后走高

  11月3日消息,大盘早间低开高走,指数均一度翻红,随后震荡回落,午后指数集体震荡上行,创业板指翻红涨0.01%。板块方面,半导体、汽车芯片板块午后拉升走高,TOPCON电池、HJT电池等光伏相关概念股全天强势,国防军工、国产航母、大飞机等工业板块表现活跃;信创板块持续调整,房地产板块走弱,银行、证券等权重板块走低。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500股飘红。

  截至收盘,沪指报2997.81点,跌0.19%;深成指报10840.06点,跌0.34%;创指报2376.06点,涨0.01%。

  盘面上,PVDF概念、汽车芯片、半导体及元件板块涨幅居前,数据安全、国资云、信创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半导体

  晶丰明源、聚辰股份、纳芯微等多股走强。

  消息面上,《科创板日报》3日讯,近期车企与晶圆代工厂针对2023年报价协商拔河进入高潮期,其中,小部分晶圆代工厂针对车用小幅涨价有望成功,不过高比例仍在热议中。部分厂商倾向晶圆代工与IDM及Tier 1各退一步,预估可达成2023全年代工报价个位数百分比调升,但仍依客户、订单大小不同而异。实际上,最初协商时客户端即言明,只要供应顺畅,价格可“随行就巿”。

  2、光伏

  三孚新科、海兴电力、昱能科技等多股走强。

  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表示,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我国将统筹发展,构建清洁绿色低碳高效的新兴能源体系,把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时,持续推进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消息面:

  1、【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组织召开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专题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肖渭明同志11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专题会议,听取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项目建设等情况的介绍,研究推动解决有关事项,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生态环境部:切实做好全国碳市场2021和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生态环境部就《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基本延续配额分配制度的总体框架、行业范围、纳入门槛、主要规则以及基于排放强度设计配额分配机制。持续完善配额分配制度,夯实相关数据基础,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鼓励大容量、高能效、低排放机组和承担热电联产任务等机组,支持优化电源结构,充分发挥碳市场降低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基于2021年度和 2022 年度实际碳排放相关数据,按照本方案规定的核算方法,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重点排放单位2021、2022年度应发放配额量。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基于应发放配额量和已发放预分配配额量,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配合下,做好全国碳市场2021、2022年度配额发放工作。

  3、【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我国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据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介绍,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罕见病用药开通单独申报渠道,支持其优先进入医保药品目录。截至目前,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覆盖26种罕见病。

  机构观点:

  巨丰投顾认为,十月PMI重返荣枯线下方,经济弱复苏依旧。不过,稳增长政策不断加码下,经济整体回升预期仍值得期待。此外,连续回调后A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中期战略配置价值,看好A股整体回升的阶段投资机会。短期,沪深两市连续大幅反弹一度重返3000点,而成交额也重新突破万亿,市场情绪反转以及赚钱效应逐步显现。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正式落地,市场短期担忧放缓。A股整体估值历史底部之际,中期战略配置价值不断凸显。而本周,也或将是短期指数方向选择的一周,不同投资者可做好新的应对策略。

  华西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年流动性整体宽松,在未来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资产配置荒的格局已形成,居民将寻求更高回报的资产,这将有助于增加对金融资产尤其是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该行认为2023年A股运行将类似于“2019年”,具备结构性的机会,不妨在2023年多积极些。推荐两条主线:1)“安全”主线,国防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医疗卫生安全等;2)“发展”主线,中国引领第三次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新能源。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