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医药股、“地产链”再度走强!年底行情如何布局?

  来源:证基风云

  整体来看,本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成交量萎缩。

  展望后市,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中期来看,明年基本面、政策面预期同步上行,市场见底回升已是当前的共识,但对于运行的节奏和向上的力度仍存分歧。

  12月16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2%,深成指跌0.56%,创业板指跌1.06%。

  总体上今日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达761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8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43.6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0.3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24亿元。

  盘面上,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3个行业板块收涨,建筑材料、房地产、医药生物、银行与钢铁等行业板块涨超1%。其中,房地产板块早盘冲高,但随后震荡回落,海南高速、苏州高新等涨停。医药股全天强势,广生堂、新华制药、众生药业、中国医药等多股涨停。下跌方面,赛道股集体调整,光伏概念股领跌,绿康生化、赛伍技术等大跌。

  整体来看,本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成交量萎缩。展望后市,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中期来看,明年基本面、政策面预期同步上行,市场见底回升已是当前的共识,但对于运行的节奏和向上的力度仍然有分歧。这也符合经济复苏仍有短期不确定因素,以及熊市末端投资人的谨慎心态。但显然复苏确定性强,就是难得的投资机会,即使按照保守的观点,市场的估值修复仍然只是处于第一阶段,当下的分歧正是布局的良机。

  “地产链”集体走强

  今日,“地产链”集体走强。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建筑材料板块以1.54%的涨幅领涨。板块内,41只个股收涨。其中,龙泉股份、尖峰集团、宁波富达涨停;华新水泥、上峰水泥涨超6%。

  此外,房地产板块整体上涨1.32%。板块内75只个股收涨,31只个股收跌。具体来看,海南高速、格力地产、陆家嘴、苏州高新涨停,万业企业、华侨城A、中交地产涨超4%。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地产今日实现6连板,收盘报价11.54元/股,换手率1.94%,成交额4.23亿元,最新市值218亿元。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报道,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刘鹤指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另外,近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提到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以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为重点,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光大证券指出,2022年,地产行业政策面友好,多方释放积极信号,明确提出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发展全局。供给侧来看,多部委相继表态,通过信贷、债券、股权多种方式综合协同,“三箭连珠”,执行层面的可操作性大幅提升,有力提振了房地产行业信心;需求侧来看,5年期LPR连续下调,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引导合理住房需求,包括优化“认房认贷”标准,下调首付比例及按揭利率等。政策利好频发,供给侧信用风险出清,促需求实质性升温。

  国信证券指出,《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虽提“房住不炒”,但也支持居民合理自住需求,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依旧重要。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困难程度是空前的,销售、投资、融资均出现了明显而持续的下降,当前地产链普遍承压,对经济、财政、就业等方面影响较大,重磅政策持续推出,需求端加码预期不变。

  该机构还表示,提“房住不炒”不改需求端政策加码预期,看好明年政策和销售回暖共振,当前依旧是地产股的好买点。看好三条主线:①久经考验的优质房企;②接近“上岸”的困境反转型标的;③受地产拖累的物业板块。

  医药股全天强势

  今日,医药股依旧成为市场热点,多股涨停。

  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医药生物板块今日整体上涨1.3%。板块内266只个股收涨,89只个股收跌。具体来看,广生堂20CM涨停,亨迪药业、上海凯宝、多瑞医药、舒泰神、爱朋医疗涨超11%,仟源医药、共同药业、罗欣药业、中国医药等多股涨停。

  国盛证券指出,2022年医药板块类似“W”形走势,整体节奏看:市场整体弱势回调企稳,医药5月底开始反弹,消费医疗、创新药、疫情受损制造业相关标的表现突出。再度回调后,10月医药再次反弹,医药新基建、政策负向预期压制解除相关、中药以及抗疫工具包方向表现突出。展望2023全年,回归价值,寻找确定性,重视恢复类资产拐点,其他以“低含冠量”&挖掘个股为主。

  天风证券表示,防疫主题预计仍将反复交易,把握治疗场景的主线切换。随着疫情的持续演绎,尤其是在投资者个人体验的积累和传播下,我们预计新冠相关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有望持续演绎。回顾本轮防疫主题脉络,我们认为大致已走过三个阶段:预防(疫苗)、医疗储备(医疗基建、小分子药物)、居家诊疗(连锁药店、感冒药、抗原、退烧药)。参照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疫情演化过程,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防疫主题相关重点或将是——医院治疗(医院床位、治疗设备、治疗药物)。疫情终将过去,乐观期待未来。尽管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仍在,但从中期看,终端的需求,尤其是刚性需求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逐步恢复,以我们持续动态跟踪的跨省异地就医人次(反应刚性医药需求的情况)来看,医院端的严肃医疗需求从 2023 年 Q1 开始有望复苏反弹。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带来的公众对疾病认识变化,也将给我们提供新的投资视角。

  布局良机到了?

  “整体来看,本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成交量萎缩。由于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相对较强,掩盖了市场真实下跌的程度。经历了一个半月左右的反弹后,在缺乏持续的增量资金进入情况下,市场选择了休整。但要考虑到疫情逐步扩散,对生产有所扰动,以及11月份较为低迷的经济数据,市场的观望气氛也是合乎情理的。”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展望后市,夏风光认为,从中期来看,明年基本面、政策面预期同步上行,市场见底回升已是当前的共识,但对于运行的节奏和向上的力度仍然有分歧。这也符合经济复苏仍有短期不确定因素,以及熊市末端投资人的谨慎心态。但显然复苏确定性强,是难得的投资机会,即使按照保守的观点,市场的估值修复仍然只是处于第一阶段,当下的分歧正是布局的良机。

  夏风光进一步表示,“当下市场热点转换较快,原因是明年主线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按照一致预期看明年行业的景气差异收敛,高增速的行业以及疫情修复的行业估值都不低,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自身的投资偏好出发,关注三个方向:或重点考虑低估值、符合稳增长方向行业的配置,或以消费复苏为方向的大消费行业,或考虑以科创为代表的高增长行业。”

  小禹投资总经理黎仕禹表示,最近一周的市场指数表现一般,而市场的热点基本上还是集中在炒“药”和复苏反弹的各种消费股。当然,医药股肯定主要还是以抗疫为主,大消费方面则是以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白酒等消费为主。本周指数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市场此时没有其它板块的轮动接力,医药的抗疫题材以及大消费的概念个股炒作并不能拉升指数,再加上市场的资金此时出现了虹吸效应。

  黎仕禹指出,市场需要更多的板块出现良好表现才能促使指数整体向好,而不是仅仅靠抗疫题材和大消费概念股“一枝独秀”。例如,半导体芯片最近表现不佳,而新能源板块更是近期市场调整的“主力军”。展望后市,市场的中长期大底部基本上已经“打好”,但是期待着市场马上“一飞冲天”还是不现实。

  大道兴业投资基金经理黄华艳认为,后市将继续延续震荡,稍微把握不好节奏就会被套。因此,建议投资者莫要心急,不要追涨,相反,对自己研究深入的行业或个股要敢于低吸。如果持有股票所在的行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业绩也无法好转,那么可以选择抛弃,A股是政策市、资金市、情绪市,准确把握股市脉搏才能致胜。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郗朋向记者表示,“展望明年,宏观经济方面,疫情、地产对经济的制约减轻,低基数条件下经济增速将抬升,稳增长政策空间依旧较大。对于股票市场,2023年亦是转折之年,迎来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三大拐点。”

  郗朋进一步指出,年末股市迎来布局窗口,节奏上建议关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好政策驱动,聚焦精准防控(特效药、医疗新基建、航空、酒店、景区)和全球流动性拐点(港股、贵金属)两条主线;第二阶段看好业绩驱动,重点关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油气、锂、稀土,化工、半导体和信创、航空发动机,种源自主可控、生物育种)以及中国优势制造业(智能汽车、化工)。

  万霁资产总经理牛春宝认为,时近年底,今年已经调整了一年,利空在盘面彻底反应,反转在即。看好光伏、白酒、医药以及地产复苏产业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