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什么是指数平均线

  在K线图中通过K线形态观察多空双方的战斗情况时,平均线是一个很适合诠释趋势的工具。然而平均线依其计算方式的不同,分别有加权平均线、简单平均线、算术平均线、变异平均线、移动平均线、指数平均线等等,每一类型平均线各有各的特点与作用。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应用移动平均线,但是一些关键的转折点,可以选择较为灵敏的指数平均线(EXPMA)来指导操作,达到快人一步。为我们均线实战增加一大臂力。

  EXPMA的计算方法:EXP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中文名称:“指数平均线”。传统“移动平均线”( SMA)的计算过程中,不是以目前的价格决定平均线的走向,必须顾及N天前的价格并加以平均,因此,平均线的走向便受制于N天以来的价格高低。如此一来“移动平均线”( SMA)的交叉信号,便会落后股价当前实际状况数日之久。例如:股价已经反转下跌,但是“移动平均线”( SMA)因为落后股价数日,而无法实时反应当前市况,导致“移动平均线”( SMA)仍然持续上升,而当“移动平均线”(SMA)开始反应下降时,股价可能早已下跌了一大段幅度了。所以为了能够弥补这点的不足,改善这点迟滞,技术分析家习惯另外以变异平均线、指数平均线等等取代移动平均线。而“指数平均线”( EXPMA)便是在这种需求下,基于其可以随着股价的移动,迅速调整平均线方向的特性,被技术分析家所广泛采用。

  指数平均线(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以当天收盘价作为第一天的“指数平均线”数值( EXPMA),

  Y=2÷(N+1),N一天数参数;

  第二天之后则以(收盘价一前一天EXPMA)×Y+前一天

  EXPMA。

  0. 15及0.04“指数平均线”在股价交易中具有相当关键的

  作用。

  市场上常用的“指数平均线”参数N=12.N= 50

  Y=2÷(12 +1)≈0.15

  Y=2÷(50 +1)≈0.04

  由于“指数平均线”在计算公式中,[(收盘价—前一天EXPMA)×Y]乘以一个Y常数,因此当天股价如果大涨或者大跌,“指数平均线”便会灵敏立即反应上升或者下跌。市场惯用的“移动平均线”,一般反应速度比较慢也比较平滑,“指数平均线”则能够实时反应股价当时的波动状态。这就能够避免一些迟滞,但是有时候也会过于灵敏。因为长期确定的趋势自然比短期确定的趋势要准确一些。

  EXPMA的基本运用法则:

  (1)当0.15EXPMA由下往上穿越0.04EXPMA时,将对股价造成推升的力道;

  (2)当0.15EXPMA由上往下穿越0.04EXPMA时,将对股价造成助跌的力道;

  (3)当股价由下往上碰触EXPMA时,该EXPMA位置被视为压力区;

  (4)当股价由上往下碰触EXPMA时,该EXPMA位置被视为支撑区。

  以上只是通常情况下的EXPMA运用法则,实战中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一些时候指数平均线依然也是避免不了迟滞。而且此指标可靠性不如移动平均线。实战中关键在于个人的投资习惯和对指标的理解应用。如果运用趋势时最好的办法是移动平均线和指数平均线同时运用,互相弥补和印证。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